西安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心农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正式揭牌

西安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心农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正式揭牌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4-29 16: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五育”并举、“五育”融通,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持续推进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4月24日,西安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后勤管理处联合建设的“开心农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正式揭牌。副校长傅彤、宁泽逵,学工部、后勤管理处、公共管理学院主要负责人,公共管理学院师生代表百余人参加活动,共同见证这一劳动教育与思政实践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正式启航。

培土播种,传递育人情怀

启动仪式上,傅彤、宁泽逵共同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揭牌。宁泽逵表示,劳动教育是青年成长的必修课,是培养青年学生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傅彤、宁泽逵共同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揭牌

开心农场不仅是实践课堂,更是学生提升自我修养、提高思想境界、锤炼高尚品格,构建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政阵地。他希望同学们珍惜在农场劳作学习的时光,在劳动与感恩中练就本领、收获快乐。师生们拿起园艺工具,翻土、播种、浇水,用实际行动践行劳动精神,播撒对劳动价值的深刻理解。

从田间到心间,全链条设计

作为学校“五育融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开心农场”基地突破传统劳动教育模式,构建“耕读体验+课程思政+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的育人体系。基地分为若干个小块,每个小块分配给不同班级,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和种植,并将现场划分为教学实践区、生态种植区、成果展示区及志愿服务站四大功能模块,实现劳动技能培训、农耕文化传承、心理健康疗愈、公益助农实践等功能的有机整合。

这片基地既是劳动实践育人的“活课堂”,更是学生成长的“试验田”。同学们可以在此深耕细作,在劳动中涤荡浮躁、沉淀思考,感悟“足蒸暑土气”的艰辛与“天道酬勤”的真谛,传承劳动精神,将学科知识融入实践,在做中学、学中悟,珍惜时光,锤炼品格,以实际行动反哺社会,实现“一站式”全链条育人实效。

“劳动教育+”,赋能成长新生态

基地将陆续推出“劳动教育+”系列项目,打造劳动教育新生态。一是打造“烹饪工坊”实践课堂。联合后勤集团开设烹饪课程,将丰收作物转化为美食制作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劳动成果的价值;二是搭建“云农场”数字化平台。通过搭建线上劳动教育平台,实现劳动过程数字化记录与成果分享,拓展劳动教育的时间与空间维度;三是践行“劳动教育联盟”公益行动。与偏远山区中小学结对共建,通过农产品义卖资助乡村教育,让劳动成果惠及更多人群,传递社会责任感。行政管理2301生勾皓表示:“翻土时的汗水、等待发芽的期待,让我们对‘粒粒皆辛苦’有了更深的理解。这片土地教会我们的,远不止如何种菜。”

这片融合文化与情怀的“育人沃土”将持续书写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生动篇章,让劳动精神在青年学子心中生根发芽,助力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