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滨城区检察院:大数据预警,让“监管漏洞”无所遁形

滨州市滨城区检察院:大数据预警,让“监管漏洞”无所遁形

来源:中国山东网 2025-04-28 15: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滨州市滨城区检察院以“全省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广应用年”为契机,深度应用省院推广的“山东省曹县人民检察院监外执行违法类案法律监督模型”,发现并纠正一起社区矫正对象违规外出案件。社区矫正对象孔某利用请假审批与监管漏洞实施跨区域违规活动,在检察机关大数据技术的“法眼”下现出原形,标志着滨城检察监督正式迈入“算法驱动、智慧监管”新阶段。

数据预警:精准捕捉异常轨迹

2025年2月,检察人员自社区矫正机构和公安机关调取在矫社区矫正对象基本情况、交通住宿消费记录等信息,经应用“山东省曹县人民检察院监外执行违法类案法律监督模型”分析发现,社区矫正对象孔某在惠民县出现了异常驻留信号。线索显示,自1月28日起,孔某的手机定位数据持续5天偏离监管区域,与其报备的“1月28日至30日赴惠民县探亲”这一请假申请存在明显出入。

“模型自动比对了社区矫正对象基本信息、交通住宿出行消费记录、移动终端定位、请销假登记等4大类8项数据源”,承办检察官介绍,“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孔某实际的外出时间相较批准请假期限,已经超期48小时,违反了社区矫正对象相关管理规定!”

深挖细查:揭开违规外出真相

导出案件线索后,检察人员立即启动“线上核查+线下调查”双轨机制。通过调取孔某的移动支付记录,发现其在惠民县连续5天有消费记录;查看其手机定位轨迹,还原出孔某每日活动半径超出报备范围。与此同时,检察人员赴执法中队开展实地调查,发现3处监管漏洞——请假审批系集体审批、请假外出期间每日信息化核查记录缺失、返程销假手续未落实。

“纸质假条显示请假截止日期为1月30日,但定位轨迹却持续到2月1日!”听着承办检察官出示的数据可视化图谱,面对确凿铁证,孔某承认了因私事滞留惠民县的违法事实。

监督落地:促进执法规范化

问题就是整改“靶心”。为此,滨城区检察院创新采用“问题清单+整改路线图”监督模式,向司法行政机关提出推行“人脸打卡+实时定位”双验证机制、完善跨部门数据共享规则、开展执法人员数字技能培训等三项“点对点”精准建议。目前,司法行政机关已将每日核查纳入任务清单,并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建立数据协查机制。

“这次监督既纠正了个案违规,也对类案的预防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更推动了整个监管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称。目前该区已实现社区矫正对象请假申请在线审批、活动轨迹自动比对、异常行为智能预警等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数字赋能:打造智慧检察新格局

该案的办理,是滨城区检察院深化数字检察战略的缩影。去年以来,该院2个监督模型获最高检、省检察院冠名并在最高检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平台上架推广。

“我们正从‘个案办理’向‘类案监督’升级,从‘事后纠错’向‘事前预防’转型。”承办检察官介绍,通过将监督规则转化为数据筛查条件,原本需要人工筛查数天的工作现在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监督质效呈几何级增长。这种“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监督效果,也正是新时代检察监督现代化的生动写照。

立足数字法治建设前沿,滨城区检察院将继续深化“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数字检察模式,让大数据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宏阔图景中发挥更大的“数据助力”。

通讯员 刘青青 刘敏 报道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