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作家耕夫:72岁笔耕不辍,用诗歌书写人生

专访作家耕夫:72岁笔耕不辍,用诗歌书写人生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5-04-25 15: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耕夫,一位从川南农村走出来的诗人,用他的第三部个人诗集《爱在深秋》再次打动了读者。这部作品不仅是他多年文学创作的结晶,更是他对生活、对亲情、对家国情怀的深情表达。近日,我们有幸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与耕夫老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聆听他关于创作、生活与人生的感悟。

从田野到文坛:耕夫的奋斗与文学之路

2013年,60岁的耕夫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出版了第一部个人诗集《正气如兰》,正式开启了专业写作的生涯。这部诗集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此后,他笔耕不辍,陆续出版了《寒香》和《爱在深秋》两部诗集,进一步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

除了诗歌创作,耕夫还致力于长篇报告文学的写作。他与友人合著的两部长篇报告文学《大坝大兴》和《乡场上下》,记录了中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历程。这些作品不仅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也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责任感。

耕夫的文学之路,是一条从农村到军营,从创业到专业写作的曲折道路。他的作品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映。他的坚持与奋斗,不仅成就了自己的文学梦想,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家国情怀:从小家到大国的情感升华

耕夫的作品不仅充满了对家庭的热爱,也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他从小崇拜岳飞等民族英雄,精忠报国的精神深深影响了他。他说:“爱母亲、爱家,其实也是爱国。每一个家庭的和谐,都是国家安宁的基石。”这种从小家到大国的情感升华,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生涯。

在《爱在深秋》中,耕夫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怀。他的诗歌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打动了读者。正如他所言:“我的作品爱恨分明,立场鲜明。悲喜爱恨,我从不含糊。”

《爱在深秋》:六年半的深情积淀

《爱在深秋》是耕夫的第三部诗集,凝聚了他六年半的心血与情感。这部作品分为八卷,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对青春岁月的深情追忆,也有对母亲的无尽思念;既有对乡愁的细腻感怀,也有对人生的深邃思考。耕夫坦言,创作这部诗集的过程充满了挑战与艰辛。他利用一切碎片时间进行写作,甚至在高铁、飞机的旅途中也不忘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他说:“灵感并非偶然的馈赠,它源于深厚的生活积累和真实的情感体验。只有扎根于生活,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文字。”

《爱在深秋》不仅是一部诗集,更是一段心灵的旅程。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带领读者走进耕夫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洞察。这部作品不仅是耕夫文学创作的又一高峰,也是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诠释。

晚年创作:笔耕不辍的精神力量

尽管年过七旬,耕夫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笔耕不辍。他感慨道:“60岁到72岁这12年,是我晚熟的12年。我全身心投入写作,仿佛跨入了另一个世界,那里有无尽的灵感与深邃的思考。”他的坚持与努力,不仅为文学界贡献了多部宝贵的作品,也为年轻一代树立了不懈追求梦想的榜样。

耕夫的故事,是一个普通人通过坚韧不拔的奋斗实现梦想的励志篇章。他的诗歌,不仅是对生活的真实记录,更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正如他在采访中所说:“文学创作需要真实,需要扎根于生活的土壤。只有有感而发,才能写出有血有肉、打动人心的作品。”他的文字,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生活的本质与人生的真谛,激励着无数读者在平凡中追寻不平凡的意义。

耕夫用他的坚持与才华,证明了梦想从未因年龄而褪色,反而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熠熠生辉。他的故事与作品,不仅是他个人的精神财富,更是时代的一份珍贵馈赠。

耕夫的《爱在深秋》不仅是一部诗集,更是一部充满真情与智慧的人生之书。他的文字质朴而动人,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家国的深情。他认为,如今写诗者众,优劣难辨,许多人认为诗无用。但耕夫老师坚信:“世界若无诗,人类社会将失去光彩。”此外,他谈道:“我的写作贯穿事业始终,正是诗歌精神助我渡过无数艰难时刻。”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耕夫的作品如同一股清流,提醒我们回归真实,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情感。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继续为我们带来感动与启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