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邱继光:用文字记录时代与人生的作家

专访邱继光:用文字记录时代与人生的作家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5-04-25 15: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邱继光,祖籍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吴陈河镇夏湾大胡冲,1956年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成长于一个干部家庭。邱继光的写作生涯始于青年时期,他的作品《家红楼梦》不仅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更是对那个时代的深刻记录与反思。

邱继光的成长轨迹

邱继光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充满了动荡与变迁。由于父亲的工作调动,他从小跟随家人辗转于河南的多个地方。在伊川,邱继光度过了他的小学、中学和高中时光。高中毕业后,他响应国家号召,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城关公社的古城寨参加劳动。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也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978年,邱继光进入洛阳市东方红拖拉机厂工作,直到60岁退休。退休后,他定居青岛,专注于他的写作生涯。尽管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写作培训,但邱继光对文学的热爱促使他不断尝试。他回忆道,自己曾读过许多名著,尤其是《红楼梦》,这些作品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写一部自传体小说,记录自己的一生,与读者分享他的生活经历和感悟。

一部自传体小说的诞生

邱继光的写作梦想源于童年时期的一次深刻体验。8岁时,他站在洛阳市伊川县高山公社樊店水库指挥机关附近的山岗上,望着远处的山峦、沟壑和辽阔的天空,心中萌生了一个朴素的愿望:长大后要写一本书,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大家分享那些平凡却充满意义的故事。这个梦想如同一颗种子,深深埋在他的心底,伴随着他成长。

青年时期,邱继光在洛阳的工厂工作,偶然读到一些文学作品,尤其是《红楼梦》,这让他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意识到,文字不仅可以记录生活,还能传递情感与思想。于是,他开始尝试写作,尽管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但他凭借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对文学的热爱,逐渐摸索出自己的写作风格。

《家红楼梦》的创作是邱继光实现童年梦想的重要一步。这部自传体小说不仅记录了他个人的成长经历,还描绘了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变迁。从童年在水库边的无忧无虑,到青年时期上山下乡的艰苦岁月,再到中年在工厂工作的点滴,邱继光用细腻的笔触将这些经历一一呈现。他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读者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貌,尤其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特殊历史背景。

在创作过程中,邱继光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写《家红楼梦(卷一)》时,在洛阳家里耗时8个月,一气呵成,《家红楼梦》得以诞生。

记录时代,传递情感

邱继光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记录个人经历,更是为了深刻展现记录时代与传递情感的重要性。《家红楼梦》系列,共三本,不仅是自传体小说,更是他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回顾与总结。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从童年到成年的生活轨迹,尤其是他在农村、工厂、机关等不同环境中的所见所闻。这些经历不仅是他个人的记忆,更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邱继光的写作初衷源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他提到,自己从小就有写作的梦想,希望通过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尤其是那些平凡却充满人情味的生活细节。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家乡、对亲人、对社会的深情厚谊。通过写作,他不仅记录了自己的生活,也传递了对那个时代的思考与感悟。

故乡的山与水

在邱继光的《家红楼梦》系列(共三卷)中,他特别推荐了卷一第一章。这一篇章深情地描绘了河南新县大别山的风光与人文。邱继光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家乡的山川河流、茂密的森林和蜿蜒的道路,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他回忆道,新县是一个充满团结与温暖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民风淳朴。这段文字不仅是对故乡自然风光的赞美,更是对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深厚情感的记录。

邱继光希望通过这一篇章,让读者感受到家乡的美丽与温暖。他特别提到,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吴陈河夏湾大胡冲的山山水水承载了祖辈的生活,父辈童年、青年的记忆,也见证了几百年来人们的生活变迁。他希望通过文字,将这份对故乡的思念传递给读者,并鼓励大家去新县吴陈河夏湾大胡冲走一走,亲身体验那里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这一篇章不仅是邱继光对故乡的深情告白,也是他对那个时代美好生活的怀念与致敬。

写作的艰辛与坚持

邱继光的写作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他回忆道,写作不仅需要灵感,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有时,他会因为某个章节的构思不顺利而感到沮丧,甚至一度想要放弃。但他始终坚信,写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不能半途而废。为了克服写作中的困难,他常常自我惩罚,跪在地板上思考几个小时,直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邱继光的写作习惯非常规律。他每天从早上7点开始写作,直到下午4点才休息。中午吃饭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其余时间都沉浸在创作中。有时遇到写作瓶颈,他甚至会跪在地板上思考几个小时,直到找到灵感为止。为了确保作品的真实性,他还多次深入农村、工厂,与不同年龄段的人交流,记录他们的生活细节和对话。这些实地考察的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创作素材,也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普通人的生活。他坦言,写作是一项孤独的工作,但正是这种孤独让他能够静下心来,深入思考生活的本质。

未来的创作计划与生活展望

对于未来的创作计划,邱继光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暂时没有新的写作计划,但他依然希望能够通过作品与读者保持交流。他认为,写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不能急于求成。他希望通过不断的积累与反思,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邱继光是一位用文字记录时代与人生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对那个时代的深刻反思。他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了一个普通人在大时代中的生活轨迹,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的独特视角。正如他所说:“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都有故事,而这些故事值得被记录下来,与大家共同回忆。”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