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州卷烟厂制丝车间,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来回穿梭于设备之间,或仔细检查设备电路,或在设备抢修中带头攻坚——他就是制丝车间电气维修工侯建磊。从青涩的岗位操作工到青州卷烟厂“种子工匠”,再到“青州工匠”,他用实干践行着“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理念。
一心一“艺” 久久为功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2012年7月,侯建磊入职青州卷烟厂。在此后十余年的一线实践中,他不断打磨技艺、提升自我,先后取得助理工程师、工程师、QC诊断师及TRIZ一级认证等资格证书,技能水平不断升级。
侯建磊检修子站箱隔离开关。徐一夫 摄
无论设备出现什么疑难杂症,他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查找故障,攻克难关。这些年,他先后完成设备改造项目36个,参加检修升级项目8项,一心一“艺”保障着车间设备的正常运行。“电气维修的原理不难,难的就是分段进行故障排除。这是一项很细致又很重要的工作,丝毫不能马虎。”侯建磊善于把最基础的工作做到极致,对待每个细节都精雕细琢,下足“绣花工”,才能把技术做成“艺术”。
智慧探索 创新突破
“技术工人不但要会动手,更要会动脑思考。”这是侯建磊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侯建磊对待工作严谨细致。维修设备时,他对每一个元件、焊点、螺丝都认真处理,还经常进行小改小革、自主创新,先后改进切块机匀料装置缓存带高低速自动切换功能、真空回潮滚筒异常中断复位功能、烘梗屏幕数据溢出故障复位功能等,把“零故障”作为最终目标,持续推进创新突破。
他勤思考、善钻研,推进技术成果不断转化落地,先后完成技术创新项目“设计多点喷杆气液隔离系统”、质量创新项目“提高润叶回潮工序出口水分合格率成果的引进应用”、六西格玛项目“提高‘泰山’(心悦)烘丝段出口水分过程能力”等,其中18项获奖。近年来,他发表论文15篇,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10项、专利授权4项。
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
“把技术传给更多人,就是匠人最实在的担当。”侯建磊是这样说的,也一直如此朴实地践行。日常工作中,他以身作则,把技艺倾囊传授给青年员工,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与其他维修工一道培养出钟震、司维鹏、李玲、李冠宇等技术骨干。
侯建磊围绕常见电器元件展开授课。徐一夫 摄
行走在车间里,他的工装口袋总是鼓鼓囊囊,里面有写满批注的培训手册,还有徒弟们交来的问题清单。徒弟们时常带着设备运行问题、程序报错代码前来“问诊”,侯建磊则化身“技术中医”,用十几年的经验为他们“把脉开方”。
作为兼职内训师,侯建磊还借助网络学院开设《制丝车间设备电气知识培训》《制丝元器件知识培训》《西门子S7系列PLCh知识培训》等课程培训班,为行业教育培训工作贡献点滴之力。
以精微致广大,用匠心守初心。从“电工”到“工匠”,侯建磊怀揣着匠人之心,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工匠精神,向高技能人才的更高目标持续迈进。(陈增鑫)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