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仙临镇的田埂上走一走,能闻到新翻泥土的潮气,听见老辈人唠嗑的乡音,看见年轻人抱着手机直播卖货的热闹。这片充满烟火气的土地上,大伙儿正把农田当画布、把日子当诗写,靠着农文旅融合的好路子,一步步蹚出了乡村振兴的新图景,化作一首写给时代的田园诗。
土地生金:千亩良田长出好光景
镇上整合项目资金,把梁田山居的旧房子改造成民宿,电商中心翻新后能帮农户卖货,5000 余亩的产业基地里,稻虾水田里小龙虾长得肥,粮油套种的地里高粱、大豆间着收,去年靠卖稻虾、稻鱼、土鸡蛋、李子等这些农产品,一共收入 6000 余万元。乡亲们都说,以前土地只能种点口粮,现在镇村带着搞产业,荒坡田埂都利用起来,真真切切看到土地生钱了。
山水如画:老辈故事里的新耍法
咱这儿可是 "子均故里",老辈子传下来的酿酒手艺、水巷子里的老故事,如今都成了宝贝,悬崖边盖起了玻璃房子的餐厅,吃饭时能看见山涧流水;田里不再只种粮食,春天种油菜花、夏天种水稻,秋天稻田金黄一片,成了城里人打卡的 "天然背景板",村里还开了3家农家小院,沿着花田步道、白酒文化展厅、文化传承中心串起的游玩路线,10 多个打卡点拍个照发朋友圈,能引来好多点赞,今年油菜花文旅活动,累计30 余万游客走进咱村,说咱这儿既有乡愁又有新趣。
网上卖货:手机成了增收新农具
现在村里的大爷大妈都会玩抖音、发微信了,镇里搞起抖音带货,土鸡蛋、藠头、苕丝糖、李子等往镜头前一摆,线上订单就像雪花似的来,10 多户农户靠这个,一年下来每户多挣 3000 多元。赶上春天油菜花活动,搭起的展销棚里农副产品种类繁多,白酒从老作坊直接搬到展台,游客边吃边玩还能领券买特产,带动农旅综合收入500余万元,乡亲们都说,现在手机是增收的 "新农具"。
在这里,春有花田寻香的浪漫,夏有稻虾共舞的生机,秋有高粱丰收的喜悦,冬有围炉话酒的温情。仙临镇始终以开放的姿态,邀您共赴这场农文旅融合的盛宴 —— 让我们在多彩的田野上,同绘乡村振兴的壮美长卷,共谱新时代的田园赞歌。(邬正微 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