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调研队深入山西和顺李阳镇开展新时代乡村普法经验调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调研队深入山西和顺李阳镇开展新时代乡村普法经验调研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5-04-24 10: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深入了解新时代乡村普法工作的经验与成效,探寻乡村振兴背景下普法宣传的优化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新时代乡村普法经验调研队于近日前往山西省和顺县李阳镇,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活动。调研团队先后走访了和顺县司法局、李阳镇司法所及李阳镇温源村,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当地乡村普法工作的现状、创新举措及成效。

乡村普法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村民法律意识、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普法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此次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深入了解和顺县李阳镇在乡村普法工作中的具体做法、经验和成效,为新时代乡村普法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深入和顺县司法局,了解基层普法工作全貌

调研团队首先来到和顺县司法局,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司法局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和顺县的基本情况及普法工作的现状,带领团队了解并参观了其社区矫正中心的工作流程。团队了解到,近年来,和顺县通过“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落实,构建了以司法局为核心、多部门协同的普法体系,推动普法工作深入乡村。

(图为团队在和顺县司法局调研)

司法局负责人表示,和顺县的普法工作注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通过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法律明白人培养等方式,将普法工作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普法模式,普法活动覆盖全县所有乡村,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村民的法律意识。

走进李阳镇司法所,探寻普法工作创新路径

在李阳镇司法所,调研团队深入了解了李阳镇在乡村普法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和创新举措。工作人员介绍到,李阳镇近年来在普法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七五”普法期间,李阳镇人民政府被评为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全镇上下对普法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创新实践。

调研团队了解到,李阳镇的普法工作注重从实际出发,结合乡村治理需求,通过普法宣传零距离、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工作实际行动,将法律知识送到村民身边。司法所还通过定期开展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活动,将普法与乡村治理紧密结合,有效提升了村民的法治观念和乡村治理水平,在提升村民法律意识、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

深入温源村,感受普法工作带来的变化

李阳镇温源村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立足自身实际与优势,竭力打造“温源样板”,近年来在乡村普法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最后一站,调研团队在温源村与村干部和村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普法工作对村庄发展和村民生活的影响。

村委会王主任向团队介绍,近年来,温源村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村民的法律意识显著提升。村内建立了“法律明白人”队伍,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和普法宣传活动,将法律知识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同时,温源村还通过法治文化长廊、宣传栏等形式,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在与村民的沟通中,村民表示,普法活动让村民对法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依法办事,邻里纠纷也明显减少。通过线上线下的各种普法活动,村民学会了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还能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为村庄发展出谋划策。

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深入了解了和顺县李阳镇在乡村普法工作中的具体做法、经验和成效,为新时代乡村普法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调研团队撰写的调研报告,系统总结了李阳镇在普法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和实践经验,提出了进一步优化乡村普法工作的建议。同时,团队成员在实地走访和访谈过程中,深刻体悟到乡村普法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大家认识到,乡村普法不只是简单的法律知识传播,更是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对维护乡村社会稳定、促进乡村和谐发展意义深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新时代乡村普法经验调研队的山西和顺之行已圆满收官,成员们表示:“通过此次调研,我们看到了乡村普法工作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推动乡村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此次调研活动虽结束,但团队探索法治乡村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歇。

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入基层,聚焦乡村普法工作的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普法活动、加强与基层组织的合作交流等方式,为乡村振兴和法治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助力乡村在法治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张一彤 王睿琦

图片:梁颖璇 秦毓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