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西伏牛山区的河南省汝阳县小店镇关帝村育苗工场,36岁的郭俊峰正在细心查看大棚内的烟苗长势。他曾是村里维修汽车的一把好手,也是种过七八年烟叶的“老烟农”,如今,却成了附近小有名气的育苗能手。
2023年底,郭俊峰偶然得知县烟草部门要在村里规划建设育苗点,当即就动了育苗的心思。“之前我种烟的时候,每年还得去其他周边乡镇的育苗点买烟苗,当时就觉得不方便,想着要是真能在自己村里搞个育苗棚,那这附近的老乡们种烟不就省点事。”谈及育苗的初衷,郭俊峰表示,自己当初的决定十分正确,这个育苗点在2024年首次育苗工作中,就受到了许多邻近烟农的支持和肯定。
汝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资金140万元,建设了十座育苗大棚。烟叶技术人员孙向阳对这个新“入行”的小伙子,也十分关注。“头一回见育苗盘,我连正反都分不清!”郭俊峰笑着比画。
2024年恰值汝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推行育苗管理方式改革,采取“双向选择”机制,实现市场化育苗、商品化供苗。郭俊峰敏锐捕捉到了其中的商机。“只要我的烟苗质量好,县里哪个地方的烟农都能来我这儿买烟苗。”为了更好地提高育苗质量,郭俊峰还率先将两座育苗大棚改造为全县首个湿润育苗“试验田”。“虽然我是第一次育苗,但我不是第一次跟咱烟草部门打交道了。以前种烟的时候听咱技术员的话,现在搞育苗,我也听你的!”郭俊峰对孙向阳郑重地说。
作为育苗“新手”,郭俊峰十分注重技术学习和落实。汝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烟叶生产技术部门为各个育苗户印发了《育苗大棚管理记载本》,围绕育苗过程中易发常见的管护要点编制了两百多字的“育苗技术歌”,郭俊峰经常翻看,对其中的内容熟稔于心。孙向阳也经常到大棚里实地查看烟苗长势。“‘晴天中午温度高,通风排湿莫忘掉。’向阳哥,你看我这口诀记得准不准?”郭俊峰一边卷起棚膜,一边笑着跟孙向阳聊着。
图为郭俊峰正在为烟苗喷淋,补水降温
他对孙向阳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十分信服。“去年三月份,连着十来天都是阴雨天,有的烟苗出现了根部泛白腐烂的情况,当时我可着急,第一年育苗,要是出了岔子那以后再想挽回就难了。”说起去年育苗过程中的酸甜苦辣,郭俊峰仍记忆犹新。孙向阳接到咨询电话后迅速赶到育苗大棚,经过仔细检查, 孙向阳一针见血指出症结:这是基质太潮湿,阴雨天湿度过高引起的。“育苗这基质要 达到‘握之成团,触之即散’的标准,就 是湿度适宜的表现。”孙向阳向他详细解释了育苗基质在各种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检测标准和应对措施。之后不久,郭俊峰更加重视温湿度管理,经技术人员推荐,引入安装了温湿度物联网管控设备。
“修车要看千分尺,育苗得懂温湿度。”这是郭俊峰现在常说的一句话。 正是这份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和精准的技术落实,让郭俊峰在 2024年 首次育苗就交出了亮眼答卷 :育苗工场的 10个大棚,共育苗12360盘烟苗,壮苗率达92%,移栽成活率高达98%。
“五一”临近,2025年的烟叶育苗季逐渐步入尾声,郭俊峰的育苗工场正是最忙碌的时候。天光刚亮,就有附近的烟农赶来购置烟苗。“现在买烟苗比前几年方便多了,我趁着清早凉快,买了烟苗直接拉到地里就能栽。” 烟农 陈孬说道。 “俊峰这烟苗 , 看着就旺相! ”
“都说育苗是伺候‘小娃娃’,这话不假。”郭俊峰粗糙的手掌抚过烟叶嫩苗,“看着这些绿苗子送到乡亲们手里,长成金叶子,再变成娃娃们的学费、老人家的药费,就觉得再辛苦也值了!”
“明年咱要打个漂亮仗,把咱这十个大棚全用来湿润育苗。到时候我这“半个”老师把我湿润育苗的全部经验都传给其他育苗户,让咱县更多的烟农都能用上壮苗!”对于未来,郭俊峰信心满满。他用指尖轻轻拨拢一株烟苗的根系,黝黑的脸上浮起笑意:“你看这白生生的根须,扎得越深,咱烟农的日子就越稳当!”(梁郅哲)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