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烟草站,有这样一位人,他扎根在平凡岗位,用心用情关爱烟农,并不断学习知识提升技能,用辛勤和汗水诠释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他就是松溪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城关烟草站的站长叶章建。
练就服务真本领
叶章建2001年11月就职松溪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他从烟技员做起,20多年如一日一直在烟叶生产第一线,在磨砺中从稚嫩走向成熟,在历练中成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被烟农朋友亲切地称为“服务烟农的‘及时雨’”,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奋斗答卷。
叶章建(右一)指导烟农进行农事操作
烟叶生产一环接一环,时间紧、任务重、用工多,常常有烟农因为忙不过来而贻误“农时”,导致种烟收益不理想。叶章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同时更记在心里,在忙碌的烟叶生产季,他穿梭在烟叶大田管理现场与烟农“同频共振”,生产环节到哪,他就一直盯在哪,手把手地指导烟农进行田间管理:“烟株正进入旺长期,你看这株烟还没现蕾下部叶就出现腋芽,要抓紧对大田烟株进行排查并及时将腋芽抹去,防止烟株营养被腋芽消耗,影响产量和质量”“最近天气干旱无雨,你看烟畦表面都发白了,要注意及时进行沟灌或喷灌等措施,保持烟田适宜的水分,不然会导致烟株生长停滞”, 一句句贴心的话语,一次次的专业指导,让烟农们对他信任有加。
“在叶站长的指导和帮助下,烟草站在烟叶生产用工量大的环节为我们提供专业化服务,有效解决了雇工难的后顾之忧,使我的种烟面积这几年稳定在100亩左右,为家庭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我的生活越来越好”,家住茶平乡刘屯村的烟农袁会章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
精准施策助增收
烟叶发展绿色生产、防灾减灾与烟农增收工作,一直是叶章建萦绕在心头的一块“心病”。为此,他认真践行绿色防控措施齐上阵,做实烟叶生产的防灾、减灾和救灾等措施,推动辖区在“烟—稻”轮作这一传统的耕作模式基础上,探索“烟叶+N”的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烟农多元增收。
在他的努力下,辖区内的一片片黄板,一盏盏太阳能诱虫灯,害虫性诱捕器有序安插在烟田里,烟稻融合、飞防、生物防治等一项项技术在田间落地推广,并辐射带动大农业绿色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让烟农实现“绿色化”增收。
叶章建(左一)化身志愿者在烟田释放蠋蝽
“叶站长指导我科学调配农机、第一时间帮助协调有需求的农户对接和合理安排农机作业时间,大大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你看现在不光在烟田里释放蚜茧蜂、蠋蝽,水稻、茶叶、果树这些作物也都用上这些‘小虫子’来防治害虫,对我合作社来说还可以减少一笔农药支出和人工喷药的费用”,松溪县兴农农机合作社负责人黄盛发感触颇深。
叶章建(右三)参加灾后自救志愿服务
说起2024年抗灾抢险的故事,站里的烟技员汤吉松仍记忆犹新。2024年“6·9”洪灾期间,叶站长不停地给站里的烟技员拨打电话:“烘烤时要注意烤房边的地质灾害点的变化情况做好人员随时转移”“要时刻关注洪水上涨情况,确保烘烤作业安全”“尽快疏通排水渠”“雨停后要赶快把成熟的烟叶进行抢采”,并根据灾害发生后的危害程度及时调整生产技术,第一时间叶站长深入田间进行抗灾救助技术指导,最大限度减少灾害给烟农造成的损失;同时,配合保险部门开展核灾定损工作,安抚受灾群众的情绪,全力维护烟农利益。
建言献策解难题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叶章建倾听来自基层一线的声音
虽然岗位从基层烟草站的烟技员、副站长、站长在不断变化,如今叶章建依然奔波在田间地头,这片土地上他的故事,还在继续……。正如他所说:“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奋斗和奉献,提案的办复激励我不断发现问题,从而提出精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张佳华)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