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20日,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暨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简称“三博会”)在东莞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36家企业、近5000名国内外采购商携千亿采购意向参展参会。
据了解,本次展会采用“线下展览+线上直播”的双轨模式,展会期间打造的抖音及TikTok直播矩阵成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数字纽带”,构建起“田间到云端、国内到海外”的全链条贸易平台。据统计,本次展会汇聚了农业食品行业众多商家自播与头部达人,探店达人助力销售,期间总销售业绩突破5218万销售额,同时短视频及直播总播放观看超6500万次。
创新直播形式,打造沉浸式“走播”体验
作为展会的一大亮点,主播们以“走播”穿梭于各展区,在云南高山咖啡展区手捧咖啡豆,向网友详解高海拔种植环境与区块链溯源技术;在山东寿光智慧农业展区,AI设备告诉运转,科技场景通过直播实时传递,让网友更加直观地感受到AI如何赋能传统种植;在广东水产深加工展区,全产业链的自动化生产线直观展现,让许多网友大呼“硬核”……
创新的直播形式,让农业科技与地域特色以更直观的方式触达大众。
创新不止于直播形式。展会还发布了《一粒米的全球之旅》《预制菜的科技密码》等科普短片,以新奇视角展现产业链技术突破。农业农村部及广东省农业厅领导现场视察后高度肯定:“直播新业态让农产品从田间直达云端,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实践。”
头部达人助力,刷新直播带货记录
展会直播间内,头部达人“赵麻麻”的身影引发关注。“家人们,今天我们到三博会直播,直播间优惠多多,下单就送运费险!”接地气的推介瞬间点燃抢购热情,东北黑土地粮油、江南鱼米之乡预制菜、西北高原菌菇等特色农产品供不应求,单场销售额10分钟突破 50 万元,最终以124 万元刷新食博会直播带货纪录。
全国人大代表沈燕芬的直播间“首秀”更赋予流量以深层价值。她与网友分享农业现代化改革成果,并呼吁通过引导农民运用短视频记录农产品生产过程、借助直播讲解品质管控,能够让田间的特色产品转化为线上的热销商品,切实助力农民增收。
三语联动,跨境直播促进农产品出海
跨境直播成为农产品出海“新窗口”。农业农村部贸易促进中心负责人表示,中国农产品正以品质与创新赢得世界餐桌的认可。为响应农业农村部“农业外交”号召,展会首次设立RCEP专题直播间,中、泰、英三语主播联动,向东南亚及欧美市场展示中国农产品的品质底气。
镜头前,中、泰、英三国主播为世界各地展示着茂名罗非鱼的风采。“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大部分家庭不会买菜做饭,我们一般会买预制菜、熟食等产品回去做。”泰国主播在直播间介绍,“茂名罗非鱼就非常适合我们那边,不管是煎炸还是酸辣口味,都有熟悉的感觉!”
据了解,早在2022年,广东就大力推动预制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其中,作为“中国罗非鱼之都”的茂名,依托RCEP政策红利,2024年罗非鱼预制菜出口额达24.4亿元、同比增长65.9%,成为广东预制菜“出海”的标杆。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池塘到餐桌,从中国到东南亚,短视频直播营销正是那根串联起供需两端的金线。“让东南亚的餐桌为中国的罗非鱼按下‘购买键’,让我们以创意为饵、以品质为竿,共同钓起这条全球市场的‘网红鱼’!”
随着三博会圆满落幕,由数字技术搭建的“云端桥梁”仍在持续发力。作为技术服务方,泰国WaterWood创始人兼春丰天集总经理王泽锋表示,公司将依托展会沉淀的国内外资源,以专业化运营实现“流量变现”与“品牌增值”双目标,为农业产业升级提供可复制的“直播+”样板,让特色农产品从“展期亮点” 变为“全球卖点”,助力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向全球市场,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