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班长的“安全典籍”

许班长的“安全典籍”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5-04-22 16: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保养设备时一定要先切断电源。”

“拆卸设备的螺栓时,要正确使用工具,不要把扳手打反了,执行各项操作前一定要先进行风险识别……”

每天上井干活前,大庆油田采油八厂第四作业区406注采班班长许延秋,总会提起这些话。在406注采班,他挑起了设备维修的“大梁”。组成了维修3人组,负责处理辖区所属站内的设备保养、维修、故障处理等工作,由于点多面广,给中心站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许延秋针对这一情况,重新制定了406注采班安全管理规定,在班组早会结束后,在内部再对在岗员工的每项操作进行风险提示。由于维修工作的特殊性,他还要求永六站员工在维修操作时至少有两人在现场,确保“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在工作中,许延秋树立了“人人讲安全,处处要安全”的安全理念,使该班组全体人员对风险管控的意识有了明显地提升。副班长赖贺男说:“许班长不厌其烦地每天跟我们讲风险,让我学会了查找自身及他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违章操作,每次操作前首先想到的是识别风险,管控风险,这样才能有效地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昨天大幅度降温了,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许班长,我这着急做资料呢,等我有时间再回答你行不?”

“浪费不了几分钟的,我得时刻提醒着你们,加强安全意识,突发紧急事件时,这样大家才能做到临危不乱!”

“今天,我们要开展的岗位风险源辨识有31处、安全问题排查有29处”

许延秋就是这样一个在员工面前爱分享“安全典籍”的人,从一开始员工的不理解到理解,他让每位员工养成了在操作前主动识别风险、管控风险的好习惯,全面筑牢了安全“防护网”,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赞许。(李湘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