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新感知4月21日讯 一面锦旗,承载着企业的由衷赞誉;一串数据,印证着市场的蓬勃活力。在滨州邹平这片创业热土上,滨州邹平市市场监管局以“百千万”益企服务工程为笔,以“有解思维”为墨,正书写着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篇章——从“坐等审批”到“上门问需”,从“刚性监管”到“柔性服务”,一场刀刃向内的效能革命,让“邹平速度”持续刷新。
破冰:从“单点突破”到“生态赋能”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自身的实力,更往往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市场监管方面,一个高效率的监管机构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近日,邹平滨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滨能能源)以一面锦旗向邹平市市场监管局表达了感谢,证实了“高效能”服务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据了解,滨能能源是一家从事热能研发、热力销售、电力销售等业务的大型公司,其发展势头迅猛。然而在企业升级改造过程中,停工的锅炉需要重新办理开工告知,由于2024年新出台的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的限制,无法办理开工告知,进而影响了企业开工。
在这种情况下,邹平市市场监管局及时介入,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积极帮助企业寻求相关法律依据,与滨州市特检院、特监科多次协调沟通,期间工作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度确保企业的发展不受影响。这一过程中,滨能能源获得了周到的服务与切实的帮助,最终帮助企业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和检验,企业实现开工。
“我们一直秉持急企业之所急、供企业之所需、解企业之所难的原则,加班加点为企业办理业务,帮助企业如期投产达产。”邹平市市场监管局特监科韩道旺说道。
邹平市市场监管局以“倒推式”任务时间表的管理方式,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按照预定的时间节点推进。这样一种“群众至上”的工作理念,无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加速度”。
筑基:从“企业追着政策跑”到“政策追着企业跑”
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服务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加速器”,是助力企业、产业走出去的“先手棋”。今年以来,邹平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念好“服务经”,以“进企业、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为主线,结合“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深化“服务是最好的监管”的理念,推动产业蓬勃发展。在邹平奥力普金属科技车间,一场别开生面的“质量问诊”正在进行。
“目前,电线电缆生产最常用的国家标准有32个,成品要符合3C强制认证目录所涉及的产品要求,并且我们要做好产品关键信息的规范标准。”市场监管专家工作组成员说。这种“把脉开方”式服务,正是该局打造产业生态的缩影。针对企业在对产品标准理解不透彻的问题,工作组成员在现场开展了手把手、面对面的指导,详细讲解了各项标准的具体要求,切实帮助企业提升了标准运用和质量管控能力。同时,工作组还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就知识产权保护、品牌路径建设、标准制修订方法、产品转型升级以及市场营销策略等多个方面,为企业提供了专业且全面的指导。此外,工作组还积极将相关惠企政策精准送达企业,通过深入宣传与耐心解读,确保企业能够全面了解并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我们要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最大支持,在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正确指导。在为企业服务工作中,要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让企业办事省心、经营放心、发展顺心、扎根安心。”邹平市市场监管局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春告诉记者。
跃升:从“速度奇迹”到“质量标杆”
一系列惠企利民的“组合拳”,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也让邹平这座“历史之城”,变成一座“速感之城”。
企业迈进的速度在刷新,抢占市场的速度在刷新,成长的速度在刷新,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邹平速度”刷新着人们的认知。作为市场主体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见证者和推动者,市市场监管局更是铆足了劲,在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助力邹平跑出“加速度”。
据了解,邹平市市场监管局自实施“百千万”益企服务工程以来,主动深入企业分级分类调研,对产业发展“把脉问诊”,确定了16家大型企业、160家中型企业、1600家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为重点走访服务对象,收集市场主体诉求,帮助解决问题,兼顾个性化和普惠性服务。近年来,该局围绕“品质滨州”建设,推动服务力量下沉企业,为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管理、送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标准制定实施、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等方面遇到的需求和问题,助力民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邹平市市场监管局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春介绍到:“我们深入开展了‘泰山品质’认证,做好‘好品山东’‘好品滨州’品牌故事挖掘,打造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新模式,擦亮‘邹平质造’的金招牌,截至目前,共有4家企业完成‘好品山东’申报,10家企业完成‘好品滨州’申报,1家企业被新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件专利产品通过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期间有很多优秀企业脱颖而出,全市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从打牢产业“技术链”到培优特色“产业链”,从做强企业“品牌链”到共建共育“人才链”,邹平市市场监管局以把各项服务举措落在实处、细处,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实现全域经济市场平稳发展。2024年实现规模以上涉铝企业发明专利实施率超60%、产业化率超50%,有力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全市新增发明专利119件,有效发明专利768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9.91件。
当审批材料从“一摞纸”瘦身为“一张网”,当企业诉求从“多头跑”进阶为“零次跑”,“邹平服务”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在这里,市场监管不再是冷冰冰的条框,而是带着温度的“成长合伙人”——它见证着车间里火花四溅的创新激情,助推着流水线上昼夜不息的奋斗脉搏,更诠释着最优营商环境,永远是下一站。
中国山东网记者 刘宇龙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