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别山南麓的湖北罗田,连绵青山间点缀着如诗如画的村落。近年来,罗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深耕“共同缔造”理念,以终端赋能为纽带,串起文化传承、产业振兴与民生改善的发展链条,在乡村振兴的答卷上书写着国企担当。
文化赋能:老手艺与新家学的双向奔赴
在“荆楚家学第一村”苍葭冲,青瓦白墙间流淌着耕读传家的千年文脉。罗田烟草聚焦“文旅融合”,将终端建设与文化振兴深度结合,为古村注入新活力。走进“进士油面小院”,客户经理正协助零售客户邱爱平通过抖音直播展示传统油面制作技艺。镜头前,面团在木架上如丝垂落,直播间里柿子醋、板栗等山货热销,一小时内近百人下单的场景,让“老手艺”变身“新经济”。依托当地“武举人酒坊”“古井茶院”等特色产业,罗田烟草打造农副产品一站式驿站,线上线下同步展销,助力村民收入效益翻番。
家学文化是苍葭冲的灵魂。丁氏宗族“耕读继世”的传统孕育了3位进士、200余名大学生的佳话。罗田烟草在终端店铺打造“家风文化专区”,文化墙展示“十二胜景”,二维码链接家风故事,让游客在购物时沉浸式感受“诗礼传家”的精神内核。“现在小店不仅是买卖点,更是文化窗口。”邱爱平指着扫码即可收听的村规民约,笑意盎然。
(图为游客在苍葭冲村沉浸式体验家风文化。邓欣瑞摄)
终端焕新:小店铺与大舞台的同频共振
在大别山下的另一家小店,二胡声悠扬入耳。零售客户瞿秋元守店20年,既是烟酒副食店主,也是大别山民间音乐的传播者。罗田烟草党员先锋队得知他想通过抖音推广二胡教学却苦于背景杂乱,冒雨帮他整理店铺、打造明亮直播间。
“大家好,我是罗田的瞿秋元,今天演奏《劳动最光荣》……”镜头前的自然演绎收获数万点赞,吸引琴友慕名而来,小店知名度与客流量双提升。这是罗田烟草“客我同心”的缩影。从苍葭冲的“红色驿站”到黄狮寨的“爱心书屋”,越来越多的终端店铺升级为集休憩、阅读、充电、购物于一体的便民综合服务体。配备饮用水、应急药物的“爱心驿站”年均服务游客村民超万人次,“星火宣讲专栏”里客户讲述共同缔造故事,让终端成为凝聚民心的“能量站”。
(图为零售客户瞿秋元在店演奏二胡。邓欣瑞摄)
产业筑基:小村落与大商圈的深度融合
海拔966米的黄狮寨村曾是深度贫困村,411名困难群众的生活牵挂着罗田烟草驻村工作队的心。驻村第一书记林茂带领队员“五天四夜”吃住在村,不仅为留守老人送去米面粮油,更着眼长远产业规划——利用高山气候引进茯苓、茶叶种植,成立“黄狮寨茶叶有限公司”,种植药材980亩,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当地村民年均增收2000元。村里唯一的小店在烟草帮助下变身“农网帮扶终端”,主打中药材和野生茶叶销售。
“以前出山卖货要走3小时山路,现在游客上门就能买到正宗山货。”店主的喜悦背后,是罗田烟草从硬件升级到软件赋能的全链条帮扶:统一店招、智能收银系统、线上直播培训,让深山小店接入现代流通网络。如今的黄狮寨,便民服务亭、百姓大舞台等设施一应俱全,村民在新建的钓鱼区闲话家常,曾经的“穷山村”变成了“幸福湾”。从文化浸润到产业造血,从终端蝶变到民生改善,罗田烟草的驻村实践印证着“共同缔造”的核心逻辑——政府引导、企业搭台、群众参与。数据显示,2024年苍葭冲村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35%,120余户困难家庭通过产业扶持实现稳定增收。
(图为烟草党员驻村服务队家访农户。林茂摄)
“景店一体、数智赋能、生态惠民”,这是罗田烟草乡村振兴的路线图。当清晨的阳光洒在苍葭冲的梯田上,当二胡声飘向黄狮寨的云端,一幅产业兴、文化盛、村民富的山乡新画卷正徐徐展开,烟草志愿服务队与零售客户忙碌的身影,正是这幅画卷中最动人的注脚。(邓欣瑞)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