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泉州泉港区,峰尾古城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正以其独特的海丝文化、古朴的渔村风情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乡村振兴浪潮中焕发新生。
千年海丝 古城焕新
峰尾古城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商贾云集,舟楫往来,繁华一时。近年来,泉港区通过政策扶持完善古城基础设施,并依托文旅活动集聚人气。泉港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此为契机,积极组织古城内200余户零售户,通过融入地方文旅活动、热点事件,贴近市场要流量,通过终端焕新、数字赋能、文化赋能,主动作为变留量。
2025年3月,泉港半程马拉松开跑。陈建彬供图
数字赋能 流量破局
2025年3月,泉港第二届半程马拉松赛事鸣枪开跑,参赛人数从首届的10000人增至15000人,为古城带来旺盛人气。古城零售户借助赛事流量实现经营突破,甜达便利店老板张辉凤便是典型代表。
三年前,张辉凤的店铺面临客源萎缩困境。自加入泉港烟草 “五片串联,两部贯通” 零售终端改造计划后,她的店铺完成了从传统终端到 “农网特色终端” 的蜕变:引入本地农特产品与非遗展品,打造文化主题展示墙,并配备数字化工具 “E 福通” 设备。此次马拉松赛事期间,她化身自媒体运营者,通过拍摄趣味短视频、开展线上直播等方式,构建 “线上引流 — 线下体验” 的消费闭环。她表示,赛事平台不仅是传播古城文化的窗口,更是提升店铺品牌价值的重要契机。
文化赋能 留量解密
在马拉松赛事沿线,哲诚便利店老板连啊斌以 “国潮 + 非遗” 为主题,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推动流量向留量的实质性转化。
该店铺设置 “同心驿站”“遇见海丝”“印象非遗” 等五大活动专区,一方面组织 “同心志愿者服务队” 为参赛选手提供茶水、点心等公益服务,传递 “海丝” 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展示 “福船”“盐雕”“雕花” 等泉港非遗作品,增强文化体验感。此外,店铺推出“圈出国潮泉烟流”“转出国潮泉烟范” 等互动游戏,吸引 373 人次参与品牌文化线上答题,半日客流量同比增长 152%,实现了文化传播与商业价值的双向提升。
2025年3月,图为哲诚便利店开展的主题营销活动。陈建彬供图
张辉凤与连啊斌的经营故事,正是中国无数乡村经济转型的缩影。泉港的探索表明,通过“文化 IP 塑造 + 智慧终端建设 + 场景化消费体验”的多维联动,既能激活乡村经济的内生动力,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 “流量变现”新范式。(陈建彬)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