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素红:在基层烟火里写下“别样浪漫”

郑素红:在基层烟火里写下“别样浪漫”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5-04-21 12: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郑素红,女,58岁,1989年参加公安工作,从22岁开始奋斗在公安岗位上的她,已深深扎根基层36年,她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写下了基层烟火里“别样浪漫”的故事。

“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别急,我来帮您。”

走进石龙湖派出所办事大厅,你会看到一个朴实无华的女民警,每天都微笑着重复这样的开场白。在接待办事群众的过程中,她总是热情洋溢、耐心细致,对群众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解答,用心服务。她不曾经历惊心动魄的侦查破案,却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微笑和真诚架起了警民“连心桥”;她没有冲锋陷阵的豪情壮志,却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韧与执着诠释了为民服务的真谛;她将琐碎的工作编织成一首温暖的诗,让方寸窗口绽放出基层烟火里最动人的浪漫。

窗口是桥

一头是责任,一头是人心

在城市的喧嚣中,派出所户籍窗口像一盏不灭的灯,默默照亮着千家万户的“人生大事”。这里没有刀光剑影的破案传奇,却有户籍民警用时光写下的“温情档案”。她用一张笑脸、一份耐心、一颗真心,将冰冷的户籍政策化作人间烟火里最温暖的底色。

郑素红从2009年起担任石龙湖派出所户籍民警,一干就是十六年。期间,每个工作日甚至节假日,她都周而复始地处理着枯燥烦琐却联系千家万户的户籍工作。无论是人口普查、户口整顿,还是集中办证、核对汇总数据,她都勇挑重担,温馨待人,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

日复一日地坚守,让她成了群众心中的“勤务员”。粗算下来,她全年平均办理身份证4100余张,补发更换户口簿约500余本,办理出生落户、死亡注销及户口迁移2500余人次,居住证业务3200余人次……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折射了她的诚心、细心与贴心。

同事们都这样评价郑素红:“她把满腔热忱都用在了为民服务工作上,即使年近花甲之年,身体已逐渐无法承受高强度工作,也依然把微笑留给群众。她数年如一日地塑造着公安机关良好形象,接触过的人都敬佩她的无私奉献和任劳任怨精神。”

服务不是口号

是让群众最多跑一趟

“群众利益无小事。户籍民警是为群众办实事的一线人员,只有心系群众、换位思考,才能更好地胜任本职、服务群众。”郑素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秉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态度,坚持勤学好问,深入钻研户口细则,及时跟进学习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等各项规定,积极沟通联动上级部门。通过不断“充电”,她熟练掌握了户口管理政策,练就了娴熟的业务技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工作中,她秉承“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腿”理念,充分完善户口材料及身份证办理工作规范,制作了各类业务提示单和电子表,有效确保了群众随到随办。同时,她还不断拓宽服务渠道,认真梳理群众办事的难点、痛点、堵点,积极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方法实现业务咨询、受理、预约等,为辖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上门服务。

每年中高考临近,总有学生忘办或丢失身份证,郑素红总会主动带领户籍辅警,提前两小时到工作岗位,为有需要的学生开辟“绿色通道”。同时,下班不下岗、开展延时服务也是她的工作常态。去年7月9日的晚上,一对母女急匆匆地来到石龙湖派出所,因女儿身份证丢失,明天要参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急需补办身份证。郑素红获知情况后,二话没说就赶回单位,解决了这个难题。

郑素红将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目标,热情接待每一个办事群众,耐心解释每一个咨询,认真办理每一项户籍业务,细心讲解每一个户籍政策,把事情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去,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赞誉。因忠于职守、成绩出色,郑素红被分局评为优秀女民警、优秀户政窗口民警。

浪漫不是风花雪月

是细水长流的守护

去年初春,辖区一名群众气喘吁吁地来到石龙湖派出所,“警察同志,我母亲现在生病了急需住院,但是她身份证丢失了,需要补办一张身份证……”郑素红安抚群众不要着急,随即接过群众手中的材料,得知群众的母亲因生病的原因无法赶到现场,郑素红将手中的工作暂时放下,拿上办理身份证所需材料,前往群众家中为老人拍摄照片、整理材料,顺利帮助老人补办了身份证。 

这样的场景,对郑素红来说早已是常态。多年来,她一直以特有的服务温度回应群众急难愁盼,经受过新生儿落户的喜悦、逝者销户的叹息,也见证过寻亲者颤抖的双手、外来务工者攥紧的暂住证。她常说“户籍页上每一个字,都连着老百姓的人生大事。”

除此之外,她爱岗敬业、勇敢无畏、主动担当的精神令人敬佩,当派出所警力不足时,她自告奋勇,连夜押送嫌疑人,清晨依旧回到窗口岗位上微笑服务群众;当有任务安排需要长期出差时,她舍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毅然奔赴任务;当重点安保工作来临时,她忘记了自己的年龄,一站就是一整天……

岁月催生华发,却消磨不了殷殷之情、拳拳之心。她说:“户籍民警的浪漫,是看着新生儿父母的笑脸,是找回户口时颤抖的双手。”

当夕阳将户籍室的玻璃镀上金边,郑素红依然端坐在三尺窗口前。她的身后,是一面墙,镌刻着格外醒目的五个字:为人民服务。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