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数字化浪潮的加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2023年至2024年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持续深化,市场规模与国际化布局均实现显著突破,为“中国智造”注入新动能。
市场规模稳步攀升,工业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根据最新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市场规模达11.9亿元人民币,2024年,这一数字进一步攀升至12.6亿元人民币。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效率提升、能耗降低与供应链优化。在汽车制造、能源电力、高端装备等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深度融入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等全流程,推动传统工业向“智能工厂”转型。
“一带一路”国际市场初露锋芒,本土化融合成新增长点
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中国企业正积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本地化需求相结合,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相关国际市场销售额达142.5万元人民币,2024年突破240万元人民币。这一增长背后,是中国企业通过技术输出、本地化服务与生态共建,帮助东南亚、中亚、非洲等地区国家提升工业数字化水平。
政策与产业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
行业专家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突破,离不开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力。中国政府通过“新基建”战略、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等政策,为技术落地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同时,头部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链主-链属”模式共建创新生态,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工业互联网平台联合200余家生态伙伴,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的“轻量化”解决方案,助力超10万家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未来展望:技术创新与生态共建驱动持续增长
展望未来,随着5G-A、AI大模型、工业元宇宙等技术的成熟,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预计到2025年,中国工业数字化渗透率将超过50%。同时,国际市场将成为新的增长极,中国企业需继续深化本土化战略,以技术、标准、服务“三位一体”模式,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数字红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