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智能飞行器产业基地(一期)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中建一局助力武汉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华中智能飞行器产业基地(一期)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中建一局助力武汉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来源:固原新闻网 2025-04-16 15:5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15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到位,中建一局承建的华中智能飞行器产业基地(一期)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正式进入装饰装修阶段。

华中智能飞行器产业基地由武汉经开通航卫星产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分两期建设,此次封顶的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生产厂房、研发设计及配套用房等。

作为通航产业园的‘园中园’,基地依托汉南通用机场、低空经济产业园、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等资源优势,培育无人机及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航空飞行器(eVTOL)研发、制造、测试维修产业链,通过 “扎堆效应”,提高智能飞行器产业链的整合效率,实现智能飞行器研发-生产-市场效率最大化,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智能飞行器产业聚集地。

施工现场,四百余名建设者们争分夺秒推进工程节点,一栋栋厂房楼房如春笋怒发。“近一年的时间,我们实现了从零到十一栋建筑厂房全面封顶,比既定工期提前了两个月。”中建一局项目经理陈康介绍,“作为一个集研发、生产、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设计初期就充分考虑企业生产需要与物流运输动线等因素,确保企业能‘拎包入驻’,推动产业集群高效发展。”

工程作为车谷“低空经济产业示范区”核心载体,中建一局项目团队以最高要求打造标准化工地。响应“双碳”发展战略,项目团队应用高性能砌块自保温墙体维护、装配式建筑及光伏太阳能等系统,以科技赋能绿色低碳工程建设;打造“AI+零事故”工地,通过工地智慧云平台AI识别系统实时监控“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时消除各项安全隐患;刷新“车谷”建设速度,采用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工具化支撑架体,整体提升主体结构施工进度,有效实现主体结构提前两个月全面封顶。

作为武汉经开区构建 “3335” 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基地建成投用后,将有助于发展“低空”+应急救援、文化旅游、科普培训、航空运动、城市管理、物流配送、短途客运、农林植保8大应用场景,加速构建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张乐 熊继承)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