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唐诗之路研究会第三届年会在洛阳成功召开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唐诗之路研究会第三届年会在洛阳成功召开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5-04-16 09:3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11日至13日,由洛阳师范学院和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唐诗之路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唐诗之路研究会第三届年会在洛阳师范学院成功召开。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西北大学李浩教授,唐诗之路研究会会长、南开大学卢盛江教授,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国家图书馆詹福瑞教授、敦煌研究院赵声良研究员、新疆师范大学薛天纬教授、浙江工业大学肖瑞峰教授等来自国内外98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13位学者参加会议。

会议分开幕式、主旨报告、分组研讨、闭幕式等环节进行。洛阳师范学院校党委副书记赵海彦、副校长赵邦屯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刘恒主持。

赵海彦致欢迎辞,代表学校向前来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他简要介绍了洛阳师范学院的总体发展情况和洛阳文学与文献搜集、整理、保护与研究工作举措及取得的成果,诚恳希望各位专家在特色优势打造和地方文化研究等方面把脉献策,学校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为相关研究团队创造更加良好的科研环境,希望各位参会人员在唐诗之路研究上深入探讨,并建立长期学术联系。洛阳师范学院副校长赵邦屯教授、新疆师范大学薛天纬教授共同为“洛阳唐诗之路研究中心”揭牌。

大会主旨报告由苏州大学罗时进教授等主持,22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唐代文学研究的跨学科路径、新文献资料使用及区域文化特征等展开深度研讨。或聚焦文献考据、空间叙事与历史地理学方法的融合创新,针对经典诗作的文本分歧与作者归属问题,揭示文本流传中的历史嬗变与文学重构规律;或结合考古新材料与传世文献,对突破传统研究范式、开拓唐诗研究新领域的关键作用;或论述区域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探讨地理空间与文学活动的互动关系;呼吁构建“引育并举”的跨学科人才团队,整合考古学、历史学、文学等多领域资源,形成特色研究集群;或重视区域文化比较与历史地理重构,推动成果向文化阐释与地方发展实践转化。

分组讨论环节,六个组的参会代表从不同视角,围绕“唐诗之路的理论建构”“洛阳唐诗之路”“长安唐诗之路”“浙东唐诗之路”“巴蜀唐诗之路”“边疆唐诗之路”等唐诗之路研究的前沿问题进行充分研讨。

在国家“文化强国”战略部署的指引下,与会专家深入挖掘洛阳唐诗文化的时代价值,为推动洛阳师范学院学科建设与文化传承贡献创新智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提供新思路。会议整合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等多学科资源,聚焦“唐诗之路”与区域发展联动,以洛阳、长安等地为核心,探索诗歌创作与地理空间的互动关系,为推动地方文旅融合、助力中原文化高地建设提供了坚实理论支撑。洛阳师范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国内外相关学术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搭建更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洛阳唐诗研究与交流平台,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更大贡献。(郭发喜  张利国  图/文    王鹏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