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泰顺“香溢红色驿站”门前,环卫工人王阿姨推门而入,熟练地接了一杯爱心茶饮,又从应急药箱里取了一片创可贴。“这里就像我们的‘家’,累了能歇脚,渴了有热茶,连小伤口都能及时处理。”王阿姨笑着说。这个不足20平方米的驿站,如今已成为户外劳动者的“温馨港湾”,也是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烟草专卖局深化“香溢”志愿服务品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局以“三微三变”为抓手,通过打造“微阵地”、融通“微服务”、激活“微机制”,为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一个个生动的场景,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温暖变迁。
微阵地变身“共富枢纽”:从“孤岛”到“百宝袋”
在泰顺县彭溪镇的“党建文化园”里,茶农老周正和几名“香溢”志愿者围坐在一起,讨论春茶销售的策略。“以前村里开会得跑老远,现在这里成了我们的‘议事厅’,还能顺便借本书、喝杯茶。”老周指着墙角的书架说道。这个依托茶园打造的“驿站”,既是党建活动阵地,也是村民的“文化客厅”,儿童阅读、文娱活动、农产品展销等功能一应俱全。
泰顺县烟草专卖局以“一站多用”为理念,将分散的阵地资源整合升级。在城区,“香溢红色驿站”“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为快递员、环卫工等群体提供歇脚点;在乡村,“党建文化园”“茶园驿站”成为凝聚民心的“精神地标”。如今,全县23个志愿服务阵地年均服务超5万人次,真正实现了“小阵地”释放“大能量”。
图为该局在户外劳动者驿站开展“爱心义诊”志愿活动。饶正航/摄
微服务集成“民生温度”: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联动”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我们蜂农自产的百花蜜,甜而不腻,下单还送茶籽油!”在助农直播间里,“香溢”志愿者举着蜂蜜罐热情吆喝。通过“云端助农+线下直通”模式,泰顺县烟草专卖局帮助43款农产品走出大山,带动农户增收。
线下服务同样精彩。在罗阳镇,“驿启‘蜂’享”爱心循环站前排起了长队,村民们将闲置的书籍、文具投入捐赠箱。“这些物资会定向送给留守儿童,让闲置物品‘活’起来。”志愿者介绍。此外,“垃圾清零”行动让道路焕然一新,“爱心理发”定期为老人免费服务,伏茶摊在夏日为路人送清凉……“现在有啥需求,找‘红马甲’准没错!”村民李大爷竖起大拇指。
图为该局开展“爱心理发”志愿活动。曾紫娴/摄
微机制凝聚“协同合力”:从“单打独斗”到“兵团作战”
“希望有一个魔方”“想要一本童话书”……在泰顺县烟草专卖局的“微心愿”墙上,贴满了群众的朴素愿望。通过动态摸排需求、精准匹配资源,这些心愿正被一一点亮。去年,该局联合团县委、中国移动等单位为留守儿童送去100余个玩具、捐赠图书5000册。
图为该局联合团县委开展“情暖童心 幸福山城”留守儿童圆梦微心愿活动。曾紫娴/摄
“志愿服务不能‘一阵风’,必须靠机制长效运行。”该局“香溢”志愿者表示。为此,当地建立“党建+志愿”融合机制,将主题党日与助农直播、普法等结合;推出“满意度测评”闭环管理,根据群众反馈调整服务内容。
从城区驿站的一杯热茶,到直播间的助农吆喝;从“微心愿”的暖心兑现,到“垃圾清零”的全民参与,泰顺县烟草专卖局“香溢”志愿服务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着城乡面貌。“三微三变”的背后,是该局对志愿服务“生态化”的深刻理解。未来,泰顺县烟草专卖局将持续播撒志愿服务种子,助力开出共富之花。(曾紫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