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聂家庄,一家不起眼的零售店铺悄然蜕变成为“网红打卡地”。“您看这虎头上的花纹,用的是‘五毒’图案。”高密市肖梅百货超市的店主王肖梅满脸热忱,手里稳稳托着一只泥老虎,正对着两位远道而来的外地游客侃侃而谈。她边说边轻轻地转动泥老虎,展示着上面的精美绝伦的彩绘,随后便开始细细讲述起制作工艺和过程,从最初的泥土挑选,到塑性、晾晒,再到上色、装饰,每一个步骤都包含着岁月沉淀的智慧,听得游客们目不转睛,连连称奇。
从“守店人”变“破局者”
聂家庄泥塑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2008年,聂家庄泥塑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王肖梅的店铺就开在聂家庄村口,开车经过聂家庄村,远远地就能看到一整面通透的落地玻璃窗,窗内货架上形态各异的泥老虎、泥娃娃、泥叫虎色彩斑斓,憨态可掬。游客们驻足拍照,孩子们趴在玻璃前兴奋地指着泥塑叫嚷。谁能想到,这家如今人气旺盛的“泥塑主题零售终端”,四年前还是一家不起眼的日用百货小卖部。
“那时候离这里两公里的镇上陆续开了几家大型超市,商品种类多,价格也便宜,我这小店根本竞争不过。”回忆起转型前的日子,王肖梅感慨万千。她的店铺经营了十多年,因为临街的便利,生意还算可以。然而随着周边超市的扩张,客流量日渐稀少,她的店铺生意便大不如前了。
面对困境,这位“巾帼创业者”展现出了非凡的商业敏锐度。聂家庄是国家级非遗“聂家庄泥塑”的发源地,每逢节假日,总有许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王肖梅发现,游客们往往要辗转多个手工作坊才能买到心仪的泥塑,而自己的店铺虽位于村口黄金地段,却从未想过利用这一优势。
图为聂家庄泥塑文化墙
泥塑变成“聚宝盆”
“既然泥塑是咱村的‘金字招牌’,为什么不在店铺里设置一个泥塑展示区?”这个念头在王肖梅脑海中萌生后,她立刻与高密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客户经理赵大勇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在赵大勇的建议下,她决定将聂家庄泥塑引入店铺,将传统泥塑与现代经营模式相结合,对零售终端进行全面升级。
图为赵大勇正在为泥塑作品拍摄宣传短视频
改造工程紧锣密鼓地展开:原本封闭的水泥墙面被替换成通透的落地玻璃窗,墙面装饰着泥塑制作流程图解,货架从锈迹斑斑的铁架换成深色展台,一尊尊泥塑作品被精心陈列在展台上,仿佛小型艺术展览。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是靠窗的“泥老虎专区”——巴掌大的泥叫虎涂着朱红、明黄、翠绿的传统色,虎头高昂,尾巴翘起,只需轻按虎身,便能发出浑厚的“呜吼”声。“游客路过时总会被这声音吸引,忍不住进店看看。”王肖梅笑道。
为了提升专业性,她主动拜访村里老手艺人,学习泥塑的历史和制作工艺,甚至亲手参与上色。“给泥老虎上色一笔一画都有讲究,虎头的‘王’字要画得像火焰一样,这才有精气神!”如今,她已能如数家珍地向顾客介绍每件作品背后的故事。
直播带货打开新天地
终端升级后,店铺的生意变得红红火火,但王肖梅并未止步于此。她深知,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仅仅依靠线下销售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她又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直播带货。一部手机、一盏补光灯,王肖梅化身“泥塑推荐官”。起初,面对镜头的她还有些紧张,但凭借着对泥塑的热爱和深入了解,逐渐变得游刃有余。镜头前,她既讲解泥塑“三分塑七分彩”的百年工艺,也展示泥老虎肚里藏哨、一摇即响的趣味设计。
图为王肖梅正在通过直播介绍泥塑作品
这一系列的改变很快收到了成效。越来越多的顾客被吸引到店里,有的是冲着非遗泥塑而来,有的则在购买泥塑的同时,顺带购买了日用百货。随着生意的火爆,百货的销售额也节节攀升,店铺实现了盈利增收。而王肖梅没有忘记自己的成功离不开这片土地和乡亲们的支持。于是,她积极与村里泥塑艺人合作,帮助他们将作品打开销路,让更多人看到了聂家庄泥塑的魅力。
如今,王肖梅的“泥塑主题店铺”已成为聂家庄的文化地标。不仅展示了精美的泥塑作品,也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创业风采和担当精神。“泥塑是老祖宗留下的金钥匙,咱们要用好它,打开致富的大门!”王肖梅擦拭着手中的泥塑老虎,眼神坚定地说。春日的阳光洒进店铺,货架上五彩斑斓的泥塑熠熠生辉,仿佛诉说着一位乡村女性用智慧与坚守写就的致富故事。 (作者:王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