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氢能作为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正迎来战略机遇期。4月9日下午,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氢启未来团队在田荷艳、戴明、蔡超三位博士的带领下,深入广东科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科峰”)开展技术调研,旨在借鉴科峰在纺织化学品铂金催化剂领域的产业化经验,构建PEM电解水制氢催化剂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快速转化通道,加速其商业化进程。此次调研也是氢启未来团队调研市场前景、走访制氢用催化剂上下游相关企业、深入调研市场背景的重要行动之一。
当前,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凭借其高效节能、响应迅速的优势,被视为未来绿色氢能生产的核心路径。据中国氢能协会统计,2022年全球氢能产量已达3781万吨,预计2050年将突破6亿吨,其中电解水制氢占比将从1%跃升至72%。反观我国,PEM制氢催化剂国产化率不足0.4%,成为制约该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关键瓶颈。
为突破这一困境,深职大氢启未来团队专注于低成本PEM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的研发工作。科峰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纺织化学品铂金催化剂领域深耕多年,其规模化生产经验与质量控制体系为低成本PEM催化剂产业化提供了重要借鉴。
在深入交流环节,双方聚焦催化材料产业化的共性问题展开探讨。科峰分享了其在质量控制、规模化生产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氢启未来团队推动低成本PEM制氢催化剂产业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思路。科峰技术团队指出,铂金催化剂在纺织化学品领域虽性能卓越,但高昂成本始终是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关键瓶颈,这一挑战与PEM电解水制氢领域高度相似。对此,氢启未来团队项目负责人王子然介绍了低成本催化剂的前沿研发思路和技术成果:
阳极IrCoOx催化剂:以10%RuC和Co(NO₃)为前体,经600°C环氧管式炉精准活化,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阴极RuCo/C催化剂:采用第三代PEM催化剂制备方法,以2:1钴钌混合液为前体,经800°C环氢管式炉活化,填补国产无铂PEM阴极催化剂空白,已于今年2月完成中试;
智能检测控制:基于多模态检测模型与自适应反馈算法,通过CNN模型优化,使开机速度提升至传统设备的1/20。
这种优势互补的交流为双方带来了实质性启发。
团队实地参观了科峰的生产车间与研发实验室。技术人员详细演示了纺织化学品的生产流程与测试方法,其严格的品控体系与高效的成果转化机制,为PEM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重要参考。科峰方面表示,期待未来与高校在联合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推进绿色化学创新发展。
此次调研标志着校企协同创新取得阶段性突破。据悉,氢启未来团队累计申请核心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4项,通过CMA/CNAS双认证,技术成熟度获权威背书。其研发的PEM催化剂系列更取得突破性进展:西南信息中心科技查新报告显示,其催化剂技术达到"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氢启未来团队已与深圳氢牛汽车科技、广东国鸿氢能科技等领先企业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并与南科荷谷有限公司在产品研发、产业链共享等方面达成合作协议。
未来,氢启未来团队将持续拓展各行业合作,全力推动低成本PEM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实现产业化突破。团队也积极推动三创融合教育,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协同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创业实践回馈母校,为行业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助力绿色氢能发展,为服务国家战略贡献深职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