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坐高铁也是一种“宠”客之道

展现一个更加有温度的姿态,让所有人都能从中感受到公共服务的善意。

宠物坐高铁也是一种“宠”客之道

来源:新京报 2025-04-14 13: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宠物也可坐高铁了!

据中国铁路消息,4月8日起,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高铁宠物托运服务,铁路12306同步推出“宠物托运”功能,旅客提前2天及以上线上预约,预约成功后可同车托运1只家庭驯养且健康状况良好、单只体重不超过15公斤、肩高不超过40厘米的猫、犬类宠物。

这一消息也迅速引发养宠人群的关注。对于养宠人群来说,宠物托运向来是个难题:汽车时间太久,过程太折腾;飞机空间较为特殊,起降动静太大,一些宠物无法适应。由此,速度快、运行平稳的高铁自然就被其寄予极大的期待。

宠物托运对养宠人士来说当然是利好,但从公众层面,这是否会对乘车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也值得关注。

从铁路部门的应对看,高铁方面对此似乎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比如会采取专用设备、隔离运输、独立存放等措施,可有效防止宠物飞毛、气味、叫声对列车内部环境的影响;同时还有间隔不超过2小时的专人巡护,视情况给宠物适当添加饮用水。可见,铁路部门试图在公共空间和细分需求之间求得一个平衡。

目前该项服务还在试点,公众希望该服务能不断完善。而对于养宠人群来说,自然也在盼望着这种人性化服务能够更大范围地推广。

除了宠物托运,最近一段时间,铁路系统还推出了不少有针对性的新服务。例如,开设静音车厢、无障碍车厢、遛娃舱等定制化车厢,试点遗失物品线上预约快运送回服务,部分线路推出方便老年人出行的银发旅游列车等。

这或许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铁路系统服务属性的进一步细化和延伸。如今,对于越来越多的乘客而言,列车已经不只是交通工具,它本身就成了旅程的一部分。这或许也是铁路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面目可亲”的原因所在,也是高铁试点宠物托运的内在逻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曾有报道,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铁集团)年度工作会议的部署,铁路部门将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开放铁路建设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推动铁路市场化运营。

由此也可以想象,今后类似“宠物托运”这样进一步填补市场需求的服务还会越来越多,这也将让铁路的整体面貌更加多元——在作为交通工具的核心功能基础上,承担更加多样的功能,嵌入社会整体的发展图景之中。

在网络上,有一类网友评论很有意思:“我不养宠物,但我觉得这个太棒了。”确实,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不只是方便了特定的群体,还有更广阔的辐射效应:展现一个更加有温度的姿态,让所有人都能从中感受到公共服务的善意。(柳早)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