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鄢陵:春风送暖入万家

许昌鄢陵:春风送暖入万家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5-04-11 13: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春季的豫东平原,麦苗返青,柳色新新。在许昌市鄢陵县的田间巷陌,一群年轻的身影,鄢陵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组成的“鄢烟志愿服务队”正以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书写担当,用实实在在的帮扶,把国企的担当揉进柴米油盐的烟火气里。

普法摊前的烟火课堂

人民路街头摆了顶蓝帐篷,“春季普法讲堂”的摊子前围满了人。“您摸摸这真烟的条形码,搓起来手感是不平的。”队员刘思远把卷烟递到孙大爷手里。老爷子眯着眼来回摩挲,突然一拍大腿:“中!这可比戴老花镜瞅半天方便多了!”

摊位上堆着新印的维权手册,梳羊角辫的小女孩踮脚拿过一本,脆生生念起上面的顺口溜:“金叶亮,纹路清,歪头看,凤凰醒——妈!这比课文好背!”她母亲捏着手册夸赞道:“这背面印着投诉电话,还分白天黑夜两栏哩!”

志愿服务队员入店张贴告示

小卖部里的“安全革命”

城郊结合部的周记百货店里,红马甲们正进行着一场“温柔改造”。店主周大叔扶着斑驳的货架叹气:“昨儿又有娃儿撞了铁角。”志愿队里的姑娘们翻出旧轮胎,剪刀在橡胶上咬出锯齿状的轨迹。小伙子们则用透明亚克力板,在香烟柜台和糖果架之间筑起“隔离带”。

“您看这样成不?”队员小李单膝跪地,给最后一处铁角包上橡胶套。阳光透过新擦的玻璃窗,在改造后的货架上投下菱形的光斑。来打酱油的邻居探进头:“老周,你这小店咋突然升级成超市了?”周大叔摸着圆润的边角,眼角的皱纹里漾着得意:“这可真得感谢这帮年轻人!”

代销点的“变形记”

姚家村代销点的王大嫂踩着板凳擦招牌,手里鸡毛掸子突然被人接过去。"嫂子,高处的活儿交给我们!"志愿服务队的小陈蹭蹭爬上木梯,把"黄金叶"的招牌擦得锃亮。角落里,女队员正用废烟箱改零食架,红纸写的"童叟无欺"四个大字歪歪扭扭却透着喜庆。

街巷中的“春风行动”

晌午时分,梅里路口晃动着红马甲的身影。志愿服务队的闫会杰蹲在路边,改锥尖挑着砖缝里的烟头,指甲盖里嵌满黑泥。“这活计费眼睛,可心里得劲!”00后的陈柯阳和几个小伙子喊着号子,把横七竖八的电动车抬得整整齐齐。

开超市的赵婶倚着门框嗑瓜子,见穿志愿队的小姑娘拿着扫把来清扫门前的小路,抬手抹了抹嘴,扭头朝屋里喊:“老头子!快把咱家竹扫帚拿出来!”风裹着柳絮掠过街面,卷走墙角的碎纸屑。附近商户们从开始好奇观望,也都开始加入到了清扫的队伍。

志愿服务队员整理路边电动车

暮色染红半边天时,鄢陵县专卖局的汽车仍在乡间小路颠簸。后视镜里,炊烟袅袅升起,志愿者们沾着泥土的外套下摆随风翻卷。他们知道,真正的春天不在杨柳枝头,而在老人攥紧的手心里,在孩童追逐纸青蛙的笑声里,在商户清晨推开店门时那声惊喜的“咦”里。这春风年复一年地吹,把金叶的情谊,酿成了鄢陵人血脉里的温度。(韩龙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