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兴则国家兴。农业现代化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和繁荣的关键。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化成为破解“小农经济”困境、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抓手。究竟该如何创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化成为农业研发人员必须作答的科技之问。
从红土高原的艰难探索,到全国示范的标杆样本,云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化体系的诞生,是云南农业大学起建凌教授团队协同创新的结晶,更是新时代农业科研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的生动写照。起建凌教授深耕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领域二十余载,带领团队埋头苦干、攻坚克难,最终以“国内首个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化体系”探索出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打造了乡村振兴的“云农样本”,服务于社会,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标准:破解发展瓶颈的“金钥匙”
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化是连接传统农业与现代产业体系的桥梁。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因地理环境多样、农户分散,农技推广难、产销对接弱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起建凌科研团队紧扣国家战略,以标准化为突破口,系统构建了涵盖农资供应、生产管理、农技推广、质量安全等十大环节的服务标准体系。通过明确服务内容、规范操作流程、设定评价指标,该体系有效解决了“谁来服务、如何服务、效果如何”等核心问题。
体系特色:科学架构与高原深度融合
云南作为全国最早的两个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化试点省份之一,在政策推动下开展了大量工作。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农业农村厅等7部门联合印发相关实施意见,旨在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撑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标准化院、云南省楚雄州、云南省红河州等单位共同努力,克服全国无成熟样本可借鉴的困难,编制出一套科学先进且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
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化体系充分结合高原特色农业特点,克服了家庭分散经营的局限性,完善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衔接的难题;能够促进政府转变自身职能,更好地指导、服务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相关机构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和科技对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的贡献率,助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推动农村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该标准体系有如下特点:创新服务模式,破解供求矛盾:创新性地实现了标准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构建了破解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供求矛盾的有效桥梁。所构建的标准体系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符合国情且具云南特色,规范了服务要求,保障了服务质量。通过该体系的实施,促进了农技推广机构等市场化社会化科技服务力量的整合,加快了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推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创新组织载体建设等方面的突破,提高了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和科技对地方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的贡献率。
首创标准体系,引领服务发展:首创了适用于高原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及一批新的标准。构建了国内第一套相对完善、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包括农资供应、农业生产服务等10个子体系。该标准体系对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质量、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等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对国内其他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化也发挥了示范效应。其涵盖农业、农村各方面,充分考虑云南地区特点,保障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实施效果,促进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提升服务能力,加速农业现代化:提升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为高原特色农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标准化的服务体系成为农业发展各资源要素的有效“黏合剂”,有利于打造“绿色食品牌”,提高农业竞争力。同时,促进了小农户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解决了国内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存在的问题,克服了小农户分散经营的局限性。此外,利用标准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了农村综合改革,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发挥了各类主体参与农村发展的积极性,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应用前景:从高原样本到全国示范
标准化体系的建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云南方案”。其应用价值体现在多个维度:通过规范服务流程,标准化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推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标准体系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城乡融合;标准化服务缩小了农户与市场的“信息鸿沟”,助力共同富裕。
唤醒重视:成果助农体现更大价值
这一里程碑式成果的诞生,源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楚雄彝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的紧密协作。云南农业大学作为核心学术支撑单位,整合经济管理、农业技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力量,牵头完成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与理论构建。
起建凌教授认为“标准的价值在于应用,只有全社会形成共识,才能真正释放其效能。”我们希望标准化成果不断释放科技活力,为鼓起农民的钱袋子,国家农业振兴绽放更大价值。(文/丁旭)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