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军:以服务为笔,绘就乡村小店振兴长卷

刘方军:以服务为笔,绘就乡村小店振兴长卷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5-04-09 11: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春日的清晨,天空下起了连绵细雨,很多要出行的人因此打消了念头。然而,山东省潍坊昌邑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客户经理刘方军却从未因天气原因动摇过服务客户的热情。“趁着下雨,店里顾客少,正好去帮助客户整理整理店铺,深入了解下客户的经营情况。”他一边想着,一边将手持打印机、商品标价签、工作日志等物品仔细收拾进背包,随即向雨中出发……

这些年,刘方军无数次穿梭在乡村的大街小巷,不曾停止他服务客户的脚步。他清楚地知道,农村小店是乡村经济的毛细血管,虽微小却至关重要。每次走访,他都用心对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些乡村小店的发展添砖加瓦。

爱心帮扶,“老店铺”焕新生

在较为偏远的农村里,大多数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留守的多为老年人。在刘方军负责的农村客户群体中,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李家村宝忠商店的李宝忠便是其中之一。他今年已经有73岁了,上年纪后腿脚不便,算账时也常常出错,店内商品杂乱无章,货架上积着厚厚的灰尘,使得顾客望而却步,生意愈发惨淡。但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艰难地守着这家小店……

刘方军决心帮助小店走出困境。他先是着手对店铺“翻新”。清理杂物、擦拭货柜、商品分类、价格排序……一番努力后,小店焕然一新。同时,还统一打印了价格标签,并按照生产日期对商品进行排序,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摆放商品,防止食品过期造成损失。

为了尽快改变当前的经营现状,刘方军还常常驻店调研,收集顾客需求和建议,悉心指导李宝忠增加商品规格,还定期帮助老人整理商品,协助管理店铺。

随着小店的改造完成,李宝忠的生意也逐渐有了起色。一天,一位村民走进店里,看到焕然一新的店面,不禁惊叹道:“老王,你这店变化真大啊!现在看着舒服多了。”

图为刘方军正在帮助零售客户整理商品

服务赋能,“小驿站”撬动大市场

“哟!王哥,又来镇上买东西啦?”刘方军正要去拜访客户,在超市门口恰好碰到了李范村的村民王强。

“小刘啊,我是来取快递的。村里没有快递网点,只能邮寄到镇上,顺便看看家里还缺啥,一起买回去。村里的小商店好多东西都买不到。”王哥无奈地回应道。

这无意间的一番对话,却在刘方军心中激起了波澜。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曾经在儿时看似“神通广大”的小卖部,由于一直维持传统经营模式,规模小、功能单一的劣势愈发凸显。如何让小卖部重新焕发生机,再度变得“神奇”,成了刘方军苦苦思索的问题……

刘方军决定先从快递业务入手。他开始忙前跑后,帮助客户成为快递收发点、金融服务代办点、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等取货点,同时,将城镇先进的经营理念引入乡村,指导小店引进智能终端,搭建起线上经营及会员管理模式,运用团购、节日促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店铺的活力。许多小店因为顾客数量大幅增加,自主选择扩大经营规模,来满足顾客多元化消费需求。

在刘方军的帮助下,多家乡村小店实现了华丽转身,乡村的商业风貌正悄然变化着,村民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便捷。

图为刘方军(左)正在指导零售客户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经营管理

文化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之花绽放

在昌邑市饮马镇梨花溪谷景区入口处,王大姐经营了二十年的好运来超市曾与周围万亩梨园显得格格不入。

“王大姐,这景区游客这么多,店里生意咋样啊?”刘方军关切地问道。

“唉!最近也就水和零食卖得多些,其他商品基本没什么销量。”王大姐望着门口来来往往的游客,满脸无奈地感叹道。

去年,刘方军在走访中敏锐地发现,这家占据黄金区位的小店,竟然从未借助过山阳梨花节这趟“旅游快车”实现发展。

凭借丰富的市场经验,刘方军对店铺进行了全面评估,认为小店形象急需改善。于是,他为王大姐量身定制了详细的店面改造计划。在昌邑市烟草专卖局的大力支持下,王大姐对店面进行了重新装修。崭新的招牌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货架布局也更加合理。新设的“梨香物语”专柜格外引人注目,商品分类摆放得井井有条。专柜内,梨膏、梨木茶器、山阳乳皂等多款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搭配上“扫码识梨花”互动装置,让游客在购物的同时,还能深入了解千年古梨树群背后的文化故事。梨花节期间,小店单日最高接待游客量突破2000人次。

如今的好运来超市,木质货架上梨花元素与智慧终端相互映衬,门口电子屏滚动播放着梨花节的热闹盛况:每年四月,万亩古梨树银波浩渺,梨园诗会、山阳美食品鉴等活动吸引着八方来客。而经过改造的9家旅游终端,宛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起了这条“梨雪飘香”乡村振兴示范带,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

图为刘方军(右)驻店宣传梨花节特色产品

在乡村小店振兴的道路上,刘方军的脚步从未停歇,从偏远乡村的爱心帮扶,到为小店拓展多元功能的不懈努力,再到助力景区店铺融入文化元素实现飞跃,他见证并推动着一家又一家乡村小店的蜕变。这些小店不仅成为村民生活的便捷之所,更成为乡村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增添绚丽色彩。(孙安亮)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