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育苗技术如同解锁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在豫西大地铺展出生机勃发的绿色答卷。春日的阳光洒在三门峡市陕州区宫前乡农场育苗工场大棚里,数万株烟苗在苗盘中舒展新绿,如列队受阅的绿色方阵。这些采用创新湿润育苗技术的“春之使者”,正以超常规的生长速度,为豫西烟区绘就一幅“抢农时、抗天灾”的科技春耕图。
“往年这时候,我们都在跟老天爷抢时间。”育苗大户杜新峰回忆着。地处伏牛山腹地的陕州烟区,每年十月秋收时节总与寒潮霜冻“狭路相逢”,未及采收的烟叶常遭“致命一击”。这个困扰烟农多年的魔咒,在2023年被一场“育苗革命”打破。
那是2023年开春,宫前乡的风还带着料峭寒意。烟草公司的薛松格攥着沓文件来找到杜新峰,眼镜片上凝着白雾:“老杜,敢不敢试试湿润育苗?”杜新峰瞅着棚里去年被霜打蔫的烟苗残根,牙一咬接过了育苗手册春日的阳光洒在三门峡市陕州区宫前乡农场育苗工场大棚里,数万株烟苗在苗盘中舒展新绿,如列队受阅的绿色方阵。这些采用创新湿润育苗技术的“春之使者”,正以超常规的生长速度,为豫西烟区绘就一幅“抢农时、抗天灾”的科技春耕图。
为了突破烟叶育苗成苗过晚、导致烟叶移栽、采收时间延长这一难题,2023年3月,三门峡市烟草公司陕州分公司以宫前乡农场育苗工场为试点,探索推广湿润育苗技术。烟草公司积极宣传湿润育苗的技术优势与补贴政策,技术员手把手指导湿润育苗作业流程,烟站站长、职工落实包棚制度,全程跟踪服务,确保技术落地惠农。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当年湿润育苗取得了圆满成功,烟苗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均匀一致,壮苗率高,烟苗移栽到大田后抗逆性强,早生快发受到烟农的青睐。
2024年3月,三门峡市烟草公司陕州分公司召开全区育苗工作动员会,全面宣传湿润育苗的技术优势,让育苗户充分了解育苗方式改革的重要性,同时组织技术员、育苗户学习湿润育苗先进经验,增强全员参与热情。
“湿润育苗让烟苗提前7天‘成年’,就像给烟苗按下了快进键。”技术员薛松格展示着去年对比试验数据。湿润技术创造的干湿交替环境,使烟苗成长期缩短至45天,较传统方式提前一周出棚。这珍贵的7天,让烟叶采收期完美避开霜冻“狙击窗口”。
2024年同期,当其他地市同一批漂浮育苗还在传统育苗池里“泡温水澡”时,湿润育苗棚里的嫩芽已悄然完成“弯道超车”。这项创新技术为每株烟苗抢出7天黄金生长期,相当于在农作物生长赛道中提前设置“加速带”——移栽环节因此前移整整一周,让烟叶在中原大地最丰沛的九月阳光下从容镀上金边。当深秋的寒霜还在路上,满载“阳光能量”的烟叶早已在烤房里飘香,这场与天灾赛跑的“时间差战术”,为烟农锁住了整季收成的保险栓。
2025年2月20日,全市烟叶育苗现场会在三门峡市陕州区宫前召开。全市烟草系统实地观摩了陕州区宫前农场育苗工场关于湿润育苗技术的装盘播种、基质拌菌、热泵烤房送温入棚设备及燃煤锅炉改造升温设备操作现场。
在宫前乡马疙瘩村示范田,去年采用新技术的烟农秦关星算起了经济账:亩均增产23公斤,上等烟比例提升15%,霜冻损失归零。“多挣的可是真金白银!”他摸着新买的农用三轮车说。目前全区湿润育苗推广率达100%,带动40个种烟村户均增收超万元。
2025年3月,三门峡市烟草公司陕州分公司全面推行湿润育苗质量提升工程。
“以前一株生病,整池遭殃”。观音堂烟站负责人杨峰在观音堂窑院育苗工场指着苗盘解释。湿润育苗采用独立供水系统,彻底阻断根腐病等病害的“交叉感染链”。
拨开苗盘,密集的侧根如银丝缠绕。这种“旱地练兵”培育的发达根系,让移栽后的烟苗无需缓苗期。“去年的农户都说,湿润苗就像装了弹簧,栽下去就噌噌长。”烟农尤宏超笑称。
2025年,三门峡市烟草公司陕州分公司聚焦“育足苗、育好苗、育壮苗”目标,精控温湿护苗床,水肥智配强根系,防治联动筑屏障,全面构建“三维管理”湿润育苗体系。陕州区烟叶壮苗率突破历史新高,湿润育苗关键技术到位率100%,实现育苗标准与质量效益双提升。
图为:湿润育苗技术指导
宫前乡育苗大棚棚顶的遮阳网筛下细碎光斑,恍惚又见技术员蹲在苗盘前记录数据的背影。那些在苗床旁守过的夜、拌过的基质、调过的水温,终究化作乡亲们三轮车突突的欢唱,在这伏牛山的褶皱里,叩响一扇扇乡村振兴的大门。(供稿人 崔燕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