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电商赋能“振兴路” 跑出富农“加速度”——合作社的振兴密码

湖南衡阳:电商赋能“振兴路” 跑出富农“加速度”——合作社的振兴密码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5-04-09 10: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站在衡山县岭坡乡望峰村经济合作社的门前,郭咏梅手指远方连绵的群峰笑道:“祝融峰就在眼前,我们的直播间也通向全国!”这个由5名村干部牵头成立的“云上旗舰店”,正通过手机镜头将深山里的腊肉、竹笋、瓜蒌籽变成网红爆款。

(郭咏梅获湖南省巾帼文明岗)

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土特产,如今乘着电商直播的东风,不仅走出了大山,更让“望峰模式”成为湖南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当村集体经济的“火车头”遇上数字经济的“新引擎”,中国式现代化的田间课堂上,正上演着传统与现代的精彩和鸣。

从无到有,打造乡村“产业之变”

郭咏梅刚刚选举成为村书记时,望峰村几乎没有成型的村集体经济。于她而言,村书记不仅仅只是做好日常工作,写好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才是解决乡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村集体经济到底发展什么产业呢?这一度成了困扰郭咏梅的一道难题,而一次与村民的偶然交谈为她寻找到了答案。当时,望峰村已有一户村民家中种了十多亩瓜蒌,种植周期较短、经济效益好,经多方调研和了解,村“两委”决定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入股分红的方式,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望峰瓜蒌种植基地)

“这个瓜蒌种植是真不错!第一年因为引进种苗和搭建果棚,投入肯定是要高一些,但是当年就可以投产、获得收益,而且还可以连续采收4年。除了瓜蒌籽卖得好,瓜皮、瓜根也有医药公司收购,效益还真是杠杠的!”村民朱立海说道。

现如今,瓜蒌种植已逐渐成为岭坡乡望峰村乡村振兴路上的绿色产业和群众致富的幸福产业,预计年产值每亩6000元左右,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提供强劲动能。郭咏梅带领村民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事迹,也被媒体争相报道。

小店赋能,激活乡村“振兴之链”

(图为“湘村636”农网终端乡村振兴产品展区)

产品虽好,却愁销路。恰逢衡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开展农网终端建设,在烟草公司的帮助下,郭咏梅经营多年的零售超市成功升级为“湘村636”农网终端。升级后的店铺形象焕然一新,商品分区井然有序,过往游客看到店面形象好,都忍不住进店逛一逛。为进一步拓宽销路,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郭书记的带领下,现如今,衡山当地蜂蜜、茶叶、腐乳、茶油等15种特色乡村振兴农产品被引进“湘村636”农网终端,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店主增加了收益,产品拓宽了销售渠道,为乡村振兴、村民致富添了新路子。

通过“政府牵头、烟草搭台、多方助力”,合作社的农产品不仅有了展示平台,“好货”不再藏“深山”,更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选择,提高了农产品销量。郭咏梅表示:“合作社农产品进小店后,受到往来游客一致好评,生意红火带动了不少村民增收。”

直播卖货,绘就乡村“富民图景”

小店赋能模式的成功并未让郭咏梅沉浸在喜悦里,她始终在不断地探索更多的销售农特产品的渠道,正处于风口的“电商直播”进入了她的视野。2022年,衡阳市局(公司)“同航创客”零售客户培训营启动,郭咏梅在培训营中开始学习如何运用新媒体开展直播带货。随后她在抖音平台开通了衡阳市首个村书记直播间——“望峰村书记咏梅”,村里的农产品可以免费放在直播间里售卖。直播间里,她积极推销瓜蒌籽、蜂蜜、芋头等本地产品,质朴的语言、生动的卖货方式,收获了大量网友的关注与点赞,许多农产品一上架就被抢空。现如今,“望峰村书记咏梅”直播间粉丝已将近25万。

(图为郭咏梅直播带货蜂蜜场景)

“我们的蜂蜜,就和望峰村的环境一样,纯天然无污染。”直播的声音从郭咏梅的店铺内传来。一场直播,两到三个小时,搭建起农产品从田野乡间到城市餐桌的快捷桥梁,这样的直播郭咏梅每天都会开展一到两场,以至于说话时声音略带沙哑。

在郭咏梅的带动下,望峰村搭建“线上”平台,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电商”的电商模式。村里其他几个老板也陆续接受了烟草公司的培训,开始尝试线上带货。郭咏梅积极分享直播带货经验,目前望峰村全平台粉丝量已接近90万。越来越多的当地农特产品走出“深闺”,并由此带动产业链发展。红薯片、瓜蒌籽、百花蜜等已初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当夕阳为祝融峰镀上金边,郭咏梅的直播间里依然灯火通明。镜头前,这位“带货书记”正用带着山野气息的嗓音吆喝着新到的冬笋,屏幕上跳动的订单数字与窗外起伏的群山遥相呼应。从最初带领村民种植瓜蒌时“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构建起覆盖生产、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望峰村用三年时间书写了一部乡村振兴的“数字变形记”。

望峰村的实践印证着这样一个真理:乡村振兴的密码,既藏在泥土里的奋斗故事里,更写在数字时代的创新方程式里。当政府搭台、企业赋能、百姓主体的三方合力汇聚成势,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图景便有了最生动的注脚——这不仅是“望峰模式”的胜利,更是新时代的鲜活演绎。站在祝融峰巅俯瞰,数字化的春风正吹拂着每一寸乡土,而无数个“郭咏梅”们正在群峰之间架起通向未来的云梯。

陆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