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有平安帮忙,真的让人安心。”一场发生在深圳大梅沙高速的护航接力,让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理赔员何宣霖走进公众视野。超10公里的拥堵中实现10分钟拖车到位,协助客户35分钟脱困,“平安速度”之下的“平安温度”,折射出保险服务在科技与人文交织下的全新可能。
高速拥堵母女被困,救援一度陷入僵局
2025年2月3日大年初六,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理赔员何宣霖在大梅沙通道护航点值守时,接到交警紧急通知:新能源车主张女士因车辆电量耗尽,被困景区4公里的高速应急车道。车内3岁女儿因低血糖哭闹不止,嘴唇发紫,车载热水耗尽无法冲泡奶粉。
“当时大梅沙拥堵超10公里,充电车和拖车根本进不来,孩子等不了,妈妈急得直掉眼泪。”何宣霖回忆道。尽管他紧急调度新能源充电车和拖车,但晚高峰车流如潮,救援陷入僵局。
警保联动破困局,分秒必争显担当
何宣霖当即联系交警:“请求临时封闭右侧车道,拖车将于10分钟内到位!”下午2点25分,随着警笛声渐近,平安拖车终于突破拥堵的车流,携带补给抵达现场。何宣霖拿着兑好的温水跑下车,看到焦急但仍耐心安抚女儿的张女士,主动接过奶粉,熟练地冲泡起来。远处的大梅沙护航点,充电车已在护航点待命,充电枪拔出随时准备接电。充电桩亮起绿灯时,孩子已捧着奶瓶酣然入睡。从接警到脱困,全程仅35分钟。车辆充电完成后,为了避免持续拥堵导致车辆再次被困,何宣霖主动协调交警开通绿色通道,全程护送母女安全下高速。
3天后,张女士带着“极速送电暖人心,平安护航好服务”的锦旗重返护航点,"要不是平安的小何,我们母女在高速上真不知道怎么办"张女士感谢道。
数据为证,创新护航模式树标杆
从春节护航到日常值守,这样的温暖从未间断。近年来,针对新能源车主“里程焦虑”,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首创“车险+人伤+新能源应急”三位一体模式,自主研发智能调度平台整合充电车位置、电池存量等数据,救援效率提升60%。
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已连续多年开展护航行动,累计处理事故4.5万起,服务车主超10万人次,发放物资8800余份,更获深圳市交警局感谢信。未来,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将持续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践行“金融为民”的服务承诺,用专业理赔护航经济民生发展,擦亮理赔服务品牌,为城市交通道路安全贡献力量。(黄晶、宁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