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麻城:以智提效 “数”说监管 探索AI赋能异常户治理新路径

湖北麻城:以智提效 “数”说监管 探索AI赋能异常户治理新路径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5-04-08 09:4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3月24日全局扫描完成,本次扫描涵盖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全体卷烟经营零售户,共4521户,识别成功率100%,当前未识别到零售户信息异常情况,总耗时7小时20分钟。”在湖北麻城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一场由AI智能体“小智”引领的监管革命正在悄然发生。这款创新研发的智能监管系统,通过多技术融合实现了异常户信息筛查的自动化、精准化和高效化,为烟草异常大户治理注入了新动能。

破题:传统监管遭遇“三重门”

(图为专卖人员手动对表)

“以前全市4500余零售户筛查一轮要22天,现在只要7个多小时。”证管员霞姐介绍道。传统监管面临着效率、精度和成本的“三重门”:

效率之困——单户核查140秒,全量筛查耗时22个工作日。以麻城市为例,6名专职监管员每人每天最多能完成40户核查,一轮全覆盖检查需要近一个月时间。

精度之困——跨系统比对准确率仅87%。由于涉及专卖系统、市场监管系统、司法系统等多个平台,人工操作难免出现疏漏。“最怕遇到‘证照不符’的情况,要反复核实多次。”专卖部门霞姐坦言。

成本之困——基层人员日均耗费2.5小时在重复劳动。据统计,基层监管人员60%的工作时间都耗费在数据采集、整理等基础性工作上,真正用于实地检查的时间不足40%。

随着监管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人盯人、表对表”的工作模式已难以为继。

解题:四层架构打造智能闭环

(图为一线专卖管理人员进行“小智”指令培训)

为破解难题,麻城市局自研上线AI智能体“小智”,构建了一套由“数据采集层、数据解析层、数据比对层、智能输出层”组成的闭环系统,真正实现“让数据自己跑”,把基层监管人员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在数据采集层,部署“八爪鱼RPA”智能体,构建跨平台数据抓取网络,实时对接市场监督管理平台、法律裁判文书网等6类数据源,实现监管数据的“毛细血管”式采集;数据解析层运用Paddle OCR技术构建证件识别矩阵,集成高德空间地理信息引擎,建立经营主体数字孪生档案,实现证照信息“毫秒级”解析,精准校验经营地址,自动标记学校周边等敏感区域;数据比对层借助机器学习算法构建11类异常特征模型,运用分布式计算实现4500余零售户的并行扫描,“这相当于同时派出上千个‘电子稽查员’。”丁队长介绍道,智能输出层则基于Jeecgboot平台搭建智能预警中台,将预警信息直接推至监管人员企业微信,处置响应速度提升90%。“现在收到预警后,我们立即就能开展针对性检查,效率提升90%以上。”一线市管员表示。

蝶变:数智治理释放乘数效应

(图为专卖人员分享QC成果)

系统上线后,监管效能实现成倍提升,批量筛查时间从528小时压缩至7.2小时,异常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9.8%,效率提升72倍,2025年一季度,系统自动识别异常线索132条。“系统筛查出的问题更具针对性,案件质量明显提高。”专卖内管副主任表示。

通过预设任务场景与触发机制,“小智”可实现周期性全域扫描、实时异常预警和问题跟踪溯源,代替人工实现对疑点数据的自动识别和智能处置建议推送,让数据成为基层监管的“千里眼”“顺风耳”。

“小智”的诞生,标志着麻城烟草在烟草专卖数智化领域迈出关键一步,通过技术创新倒逼流程再造、制度创新,为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探索“以数治专”提供了实践范式。这场由AI驱动的监管革命,不仅为基层减负增效,更探索出数字经济时代行业治理现代化的可行路径。未来,麻城市局将持续迭代升级系统功能,拓展应用场景,加快“人机协同+智能治理”的深度融合,让更多地区共享数字化红利,共筑烟草市场监管新生态。(丁泽宇、高梦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