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高青年员工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近年来,山东滨州阳信县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阳信县局”)将青年员工教育培养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通过搭建青年员工成长平台,深化青年员工担当实践,全力展现青年“有为”与“善为”,充分发挥青年员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软实力。
“强基固本”指引“成长方向”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阳信县局高度重视青年员工的理论学习,从今年年初就开始筹谋。他们通过制定一整套学习计划,不断提高青年员工理论水平,优化工作思路,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贯穿一条学习主线是第一步要做的。他们紧紧围绕理论的核心要义,推动理论知识同其他领域重点工作紧密衔接,将理论学习的要求融入到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多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组织学习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
为了让学习更有计划性,阳信县局针对差异化需求制定“个性化”学习清单,将学习要点精准分解到每名青年员工,实施学习PDCA闭环管理,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建立持续强化学习机制,确保学到实处。
在此基础上,阳信县局围绕“工作如何高效、管理如何转型、责任如何落细”三个方向,面对青年员工组织开展对照查摆活动。结合岗位实际,查不足、寻原因、找源头、抓改进,采取撰写报告、现场评价、精益渗透等形式,深入查找队伍的短板瓶颈,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通过一整套措施不断提升青年员工岗位整体能力,青年员工在改进中不断提升,促进工作作风转变、各个岗位协调发展。
此外,阳信县局还通过开展一些列相关活动,拓宽渠道“多样学”。以 “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为依托,线下组织开展“主题演讲”“主题朗诵”“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拓展活动;线上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转发各界理论文章,引导广大党员闲时学、随时学、及时学,在“比学赶学超”中提高青年员工理论素养。
“比学赶超”搭建“成长之梯”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
检验学习成效最好的办法就是真刀真枪的比拼竞赛,让青年职工在竞赛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查找自己的不足,学到别人的优点。
打造一个学习平台是他们验证学习成果的一项创新举措。为了提升学习质量,他们为全体青年员工量身打造了“综合教育平台”,创新学习提升的新方式,不断引导青年员工对具体内容学细、学透、学牢。他们利用该平台实现“每日一学、每周一练、每月一考”的学习氛围,每名青年员工实现“随时学、随时练、随时查”的学习效果,通过平台,他们可以实时了解青年员工学习进程,青年员工可以通过平台验证学习效果、查缺学习不足,从而提升学习质效。在线上自测的基础上,他们每月组织青年职工进行闭卷考试测验,确保做到真学真考,以考促学、以考促练,督促青年员工熟练掌握岗位知识技能,提高履职本领。
阳信县局以双向学习、实操训练、业务竞赛、仿真模拟等“四项训练”为抓手,组织各线条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灵活运用“理论赛+实践赛”“线上赛+线下赛”“个人赛+团体赛”等方式,促使青年员工真正做到“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干效果,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此外,他们围绕先进技术和薄弱问题,用好仿真模拟、业务竞赛、实操训练、技能比武等锻炼平台,不断拓宽青年员工在理论素养、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等方面成长路径,全面提高青年员工技术技能水平,积极打造各个专业领域的岗位能手、技术标兵和业务骨干,带动形成比技能、比素质、比贡献的良好氛围,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的目的。
“青年员工在自身测试中查摆,在集中测试中补漏,在岗位竞赛中提升,经过这样的反复锻造磨炼,今后的队伍既能抗重活,也能打硬仗。”阳信县局综合办公室主任孙文鸿说。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下一步,阳信县局将继续坚持把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固本强基之举,探索创新更多培育方式,不断激发青年人才队伍内生动力,以“人才链”赋能“业务链”,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杨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