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智变 绿染未来——杭州萧山织就印染业“双碳”锦绣图

破茧智变 绿染未来——杭州萧山织就印染业“双碳”锦绣图

来源:固原新闻网 2025-04-07 14: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潮涌之滨,智能染缸吞吐数字经纬,MBR-RO双膜系统在暖阳中流转科技光谱。坐落于钱塘江南岸的萧然大地正上演着一场传统印染与绿色智造的双向奔赴,杭州萧山以“智”破局、以“绿”赋能,构建“政策驱动技术-技术赋能系统-系统支撑循环”的协同路径,书写着“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时代答卷。

政策引领:双轮驱动激活绿色转型新生力

萧山区以政策激励与资金扶持双轮驱动,构建全周期绿色转型支持体系。出台《关于萧山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打造“2+3+X”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构建起涵盖政策引导、财政奖励、绿色金融等领域的立体化支持体系,通过打造绿色发展标杆企业矩阵,重点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在清洁生产、能源管理等方面的示范样板,形成“头雁引领、群雁齐飞”的产业转型格局。创新开展印染行业减污降碳特色路径研究,系统谋划“源头工艺优化、过程能效提升、末端协同治理”的全流程减碳路径。截至目前,萧山区印染企业已成功创建市级绿色工厂7家,其中2家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达利(中国)入选杭州市首批减污降碳协同试点企业,萧山的绿色指数持续攀升,形成“政策引导+技术赋能+产业协同”的可复制转型范式,实现“科技蓝”与“生态绿”的共生共荣。

能源革新:光热协同赋能低碳转型新格局

在“双碳”战略引领下,萧山区打出一套“传统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的组合拳,为印染行业低碳转型注入绿色动能。三元控股集团杭州热电有限公司率先实施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采用“高温高压参数+背压机组”配置,通过智能管控平台实现蒸汽-电力-热力系统精准调控,改造后万元增加值煤耗降至2.9 tce /万元,年节约标煤3500吨,通过降低碳排放强度,助力下游印染企业源头减排。区内印染企业积极引进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将厂房屋顶“变身”光伏发电站,打造低碳“阳光经济”,目前萧山区已有14家规上印染企业引进光伏发电项目,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27MW,年发电量超2400万kWh,每年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2万吨以上。为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杭州航民达美染整有限公司依靠光伏部署智能微电网平台,提高绿色电力供应及厂区负荷智能化动态调整和多能互补。杭州萧越染织有限公司建成区域内印染行业首个3.5MW/7MWh储能电站项目,通过推进智能化储能系统建设,“削峰填谷”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切实减缓峰时用电压力,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

循环共生:“水-能-材”三位一体勾勒生态闭环新范式

资源有限,循环无限,资源循环利用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路径。杭州新生印染有限公司基于废水水质特征,通过构建膜生物反应器(MBR)-反渗透(RO)双膜耦合工艺体系实现厂区废水分质处理分质回用,同步开发智能水效管理平台实现实时监测与智能诊断,企业废水回用率提升至38%、水重复利用率提升12%、单位产品取水量下降35%的技术突破,这项膜技术集成创新与数字化管控技术入选工信部《2024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典型案例名单》。杭州航民达美染整有限公司通过创新回收蒸汽冷凝水余热,构建能源资源高效循环体系。利用余热驱动碱液蒸发浓缩工艺,同步回收纯水反哺于印染预处理工序,该项技术使企业淡碱实现100%循环利用,为传统印染业提供“余热-物料-水源”三级联用的循环范式。杭州奔马化纤纺丝有限公司聚焦再生材料技术创新,以废弃PET瓶的资源化利用为核心,构建高端再生涤纶短纤维循环产业链,通过替代原生涤纶生产减少石油资源消耗,实现从源头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8000吨/年,废弃聚酯瓶片的高效高值回用途径,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化”升级范式。

数智跃迁:云端印染开启零碳厂区新时代

面对“数智萧山”和“绿色印染”的时代命题,萧山的印染企业没有选择观望,而是积极拥抱变革。达利(中国)有限公司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节水智慧大脑,实时捕捉水、电、蒸汽的脉动轨迹,实现印染工艺的全链透视,自主研发的MES系统通过智能算法精准“把脉”生产流程并生成个性化节水方案。杭州集美印染有限公司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通过系统性技术创新,打造“智能控制+技术革新+循环经济”三位一体节能模式,实现年节约标煤3700吨,减排二氧化碳近1万吨。杭州航民达美染整有限公司通过实施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重塑,打造纺织印染行业首个全流程数字孪生工厂。通过“数字孪生+智能决策”双核联动,航民达美不仅实现年节约1200万元的显性效益,更以5%的生产质量跃升打破印染行业“质量-成本”不可兼得的传统困局。

从智能染缸到云端印染,从手工车间走向未来工厂,萧山印染业正以全链条的绿色转型重塑产业DNA。当传统染整技艺邂逅5G+工业互联网,萧山的印染行业正以创新赋能实现“生态优先”与“效益倍增”的双重突破,用智慧丝线织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