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侨资抢滩泉州 千亿级产业生态链锚定中国新机遇

千亿侨资抢滩泉州 千亿级产业生态链锚定中国新机遇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5-04-07 13: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全球视野,泉州机遇”。

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正以超预期的投资热度得到印证。4月1日至3日,第二届“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在泉州震撼开场:来自79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余名侨商、外商,携1444.46亿元投资项目集体签约。这场以“侨”为桥的国际资本盛会,一举刷新参会国别数(比增60%)、签约金额(比增21%)和项目质量“三项纪录”。 千亿侨商资本的选择,源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重信心:超大规模市场提供的内需支撑、宏观调控政策提供的效力支撑、重点领域风险的有效防范化解。

“这里既有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托底,又有敢为人先的改革基因赋能。”菲律宾宋庆龄基金会创会会长陈祖昌的感言,道出侨商群体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信心。正如与会专家所言:“当全球资本在不确定性中寻找避风港,中国正以制度优势和市场活力,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

全球资本抢滩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金砖国家占比超60%

在中国侨胞最多的地级市,召开海丝侨商的盛会,别具意义。

从大会规模、覆盖国别、参会群体等多个维度来看,第二届“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暨泉州市内外贸高质量发展大会可以说是今年以来国内规模最大的“侨”主题投资盛会。 来自主办方的数据显示,本届大会共吸引了79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重点侨商,以及亚马逊、阿里巴巴、纵腾、希音等采购商和跨境电商代表800多人参加,总数达1100多人。其中,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金砖国家的嘉宾占比超60%,国际友人共250多人。

对比2023年的首届“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本届大会可谓质数双升。 参会范围,远高于首届大会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项目规模,从首届大会的71个签约项目、总投资1195.11亿元,跃升至108个签约项目、总投资1444.46亿元。

以“侨”为桥,共谋未来,是本届大会的特色所在,也是参会嘉宾的共识。 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总会长林福山表示:“如今的泉州,文旅事业蒸蒸日上,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产业体系持续优化升级,已成为一座极具魅力的城市,非常值得大家前往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呼吁海外华人华侨组团前往泉州考察,亲身感受泉州的独特魅力,把握发展机遇,在泉州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开启人生新征程。”

赤子远行,根在故土,老一辈侨商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情感;新芽萌发,不忘其源,新生代的侨青同样怀着报效桑梓的热忱。菲华各界联合会常务委员许少镗表示:“泉州是我们的家,也是我们的根。作为泉籍海外华侨,我们也时刻关注着泉州的发展。很多人像我一样选择泉州,不仅仅是因为家乡让我们更加安心、更加踏实,也是为了一个更好、更和平、更发展的未来。”

创新驱动发展

千亿级产业生态体系加速构建

“过去需要走访上百家工厂才能完成的供应商对接,如今通过一场大会即可实现,泉州的创新场景让全球贸易效率倍增。”来自也门的客商哈立德感慨道。

锚定“全链条、跨赛道、深融合”的策略,泉州全力铺开项目产业创新图谱,可谓醒目亮眼。大会期间,108个签约项目结构多元,涵盖投资类(88个)、平台类(10个)及贸易类(10个),形成“传统产业筑基、新兴产业突围、资本生态联动”的立体格局。

传统产业升级——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纺织鞋服等泉州优势产业持续发力,如投资额超20亿元的华星新建低温乙丙烷储罐及其附属设施项目,彰显石化产业“老树发新芽”的韧性。

文旅激发消费动能——投资额20亿元的石狮府南人文新城项目将世遗文化融入商业生态,打造“文化+消费”新范式,印证了侨商对“软实力创造硬价值”的深刻洞察。

资本与产业共振——厚玖基金、万石拾叁号股权基金等侨资基金落地,实现“产业图谱”与“资本地图”深度融合,为产业链补链强链注入金融活水。

聚焦“新质生产力”,新能源与数字经济成为最大亮点。 落地惠安的盛世联邦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以30亿元投资额“领跑”新赛道,将构建从电池研发到整车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与此同时,AI机器人、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项目频现,依托泉州侨商全球网络,加速泉州新制造“出海”。落地晋江的福建飞龙5G+智造生态产业园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4亿元,将建设5G+智能智造中心、创新研发基地、智慧物联仓储枢纽,配套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构建“智造—研发—仓储”一体化生态产业园。项目投资人、旅港泉商丁鹤鸣对泉州智造充满信心,他说:“10年前我们的机械设备全靠进口,如今泉州企业已能自主研发第五代智能生产线,这就是中国创新的底气!”

“信任票”里的开放中国

1000万泉籍侨胞撬动全球资本

窥一角而知全貌,处一隅而观全局。泉州,约1000万泉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170个国家和地区,位居全国25个设区市重点侨乡第一。本届大会所展现出的侨商、外商投资热情与成绩,正是对中国经济韧性和潜力的信心。

泉籍侨领陈守仁家族,怀着不忘桑梓、心系故土的初心及看好家乡发展前景的信心,一代接一代积极投资家乡建设。2021年,陈守仁之子陈伟利将斯凯奇福建销售总部落地泉州鲤城。投产第一年,企业就创造了超过10亿元的销售收入和超过1亿元的税收。近日返泉参加大会的香港联泰集团高级副总裁、斯凯奇中国高级副总裁杜大伟表示:“孕育‘晋江经验’的泉州大地充满活力与机遇。我们希望把海外的资源、市场带回家乡,实现‘家乡繁荣’与‘企业发展’双赢。同时,我们也会主动向海内外的侨商泉商朋友们推介泉州‘安商护商’的政商关系、良好的招商环境、一流的营商政策,让大家有信心回来投资、发展。”

“我是马来西亚第三代华人,这是我第一次回到泉州参加侨商大会,感触良多。”马来西亚创建集团执行长、雪隆安溪会馆副会长林立杰表示,“面对当前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中国凭借强大的产业链基础、庞大的市场规模和稳定的营商环境,依然是全球投资的热点之一,我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会认真考虑回泉州或中国投资发展。”

安居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子敬也对投资家乡表示期待:“作为旅居在外成长的侨二代,每次归乡时,都被泉州的活力所触动。侨商大会传递出泉州‘重商亲侨’的信号,将进一步增强城市吸引力,激发侨青返乡创业的热情。从晋江、温州等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激活新生代华侨资源,将为泉州从传统侨乡转型为活跃的文化及经济中心提供持续动力。”

庄丹丹 张沼婢 黄伟毅 范金林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