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沂河新区:“老把式”拿到新职称

临沂沂河新区:“老把式”拿到新职称

来源:人民网 2025-04-03 16: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这两天正好是喷洒农药的黄金期,一定要抓住这两天时间,对这近500亩小麦进行全面喷洒,确保今年有个好收成。”3月21日,在临沂沂河新区相公街道小茅茨村,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马士朋对麦田管理员说。

眼下正是小麦春管的关键时期,马士朋带领本村的小麦管理员,请来农机手正在加紧对小麦进行农药喷洒,眼前这片500亩的小麦,只需要两天时间就可以全面喷洒完成,为夏粮丰收打牢基础。看着眼前这片长势喜人的小麦,马士朋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如今,小茅茨村已实现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100%,配备无人机飞防、施肥、高杆宽幅喷药等设备,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但放在2021年,小茅茨村土地闲置、撂荒的现象比较严重,作为种地的“老把式”,看到这种现状,马士朋有了改变的想法,可当时相公街道还没有成立合作社的先例,他心里没有底。于是他主动联系街道赴莒南县,学习托管模式、种植技术、优惠政策等。学到了知识心里就有了底气,他立即召集村支委成员开会研究,统一思想,并带领村支两委人员走街串巷,挨家挨户走访做工作。最终,土地托管得到了村民的支持。2021年9月,小茅茨村成立了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当年托管土地446亩、整理撂荒地50亩,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

种地要想多打粮,种子很关键。2022年,经推荐,马士朋与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现代农业系陈为兰教授联合,在合作社共同研发小麦新品种2个,并设置4块小麦新品种展示田,通过引进小麦新品种,合作社小麦产量每亩增收100余斤。2023年,他又与沂南县水稻研究所合作,引进水稻旱直播新品种临稻20,当年水稻旱直播产量达到了1300多斤。

“通过不断实践,我发现种子种植产生的收益更高,但是种子种植对土地、技术等要素的要求也更高,我更加认识到新品种的引进和研发的重要性。”马士朋说。

凭借着种植技术革新,马士朋在今年年初取得了他期盼已久的农艺师中级职称证书,这是在他取得助理农艺师资格后的又一次突破。近年来,临沂沂河新区不断加大对乡村实用人才的培育力度,全区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5人,着力培养一批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求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队伍。(张晖)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