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北京植物医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十周年座谈会上获悉,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团队首次从铁皮石斛中发现了高含量的石斛寡糖。
植物医生品牌创始人兼董事长解勇(右二),中国科学院院士孙航(左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普诺·白玛丹增(右一),党委书记李宏伟(左一)
十年磨一剑,科研突破点亮新曙光
铁皮石斛,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在我国中医药历史长河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历经七年培育专研品种“昆植1号”铁皮石斛,该品种于三年生四月采集,其多糖含量相较药典标准高出约15%。同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凭借深厚的专业积累与敏锐的科研洞察力,聚焦铁皮石斛展开深入研究。
历经多年不懈努力,科研人员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对铁皮石斛的化学成分进行层层剖析,科研团队开展了一系列严谨的实验。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团队成果展示
产学研深度融合,科研成果加速转化
科研成果的价值最终体现于应用与造福社会。
2014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北京植物医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创建“中科昆植植物医生研发中心”,开启产学研合作的创新征程。
该研发中心成立的初衷,便是充分挖掘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探索化妆品原料的中国特色之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石斛寡糖被发现后,双方迅速将这一科研成果锁定为化妆品领域的关键突破点。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植物医生合作十周年座谈会现场图
“石斛活性精萃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应用”项目应运而生。研发团队围绕石斛寡糖的提取工艺优化、配方研发以及产品功效验证展开攻关。经过不断试验与改进,成功推出一系列以铁皮石斛为核心原料的护肤产品。这些产品上市后,迅速赢得市场青睐。
该项目凭借其创新性与卓越成果,荣获由国家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的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方数据机构欧睿咨询报告显示,植物医生品牌的石斛兰护肤品零售额荣膺全球第一。十年来,中科昆植植物医生研发中心在石斛、青刺果、紫灵芝等高山植物研究方面成果丰硕,累计促进高山植物护肤品市场零售达一百亿元人民币,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植物原料在化妆品领域的广泛应用。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植物医生合作十周年座谈会现场合影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北京植物医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是科学与商业融合的成功典范。未来,期待这种合作模式持续发挥引领作用,催生更多科研成果,为我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与社会进步注入强大动力,推动中国品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