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策到实践——西南交通大学实践队助力“小满无声”品牌发展

从政策到实践——西南交通大学实践队助力“小满无声”品牌发展

来源:固原新闻网 2025-04-02 16: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随着《“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的深入推进,残障人士平等就业与社会参与已成为城市包容性发展的重要议题。2025年1月1日,成都市发布了《苔花公约》,这是一项旨在支持残障人士平等参与社会的公益行动倡议。该公约强调了为残障人士提供公平就业机会的重要性。

针对这一包容性就业新趋势,一支来自西南交通大学的调研团队开展了一项名为《“人生小满,‘声声’不息”听障人士就业视角下“天使餐厅”运营现状及策略探究——以成都市“小满无声”餐厅为例》的研究项目,以成都市首家听障人士主导的“小满无声”餐厅为实践基地。“小满无声”品牌自2021年成立以来已在成都核心城区开设6家门店,品牌创始人着眼于听障人士就业创业这一难题,决定通过易操作、标准化的轻食为听障人士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

该实践队持续开展残健共融志愿服务,通过非语言互动打破沟通壁垒,例如,在2024年冬至活动中,10余名志愿者与员工合作完成窗花作品30余幅,既增进了情感联结,也提升了听障员工的社交自信。

“小满无声”餐厅不仅是听障人士就业的窗口,更是残健共融的实践课堂。西南交通大学“小满无声”实践队以“小满”之力,推动“无声”之暖,探索创新支持模式,深入剖析“天使餐厅”模式的运营成效与社会价值,助力听障员工职业成长与社会融入,展现了青年学子在促进社会包容发展中的创新力量!

西南交通大学 刘子涵 李庶祎 郭正扬 张芯莹 查鑫悦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