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仙都镇这片充满红色文化气息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位零售户,他以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篇章,他就是詹永福。
自学中的积累与提升
詹永福的成长经历并非一帆风顺。他毕业于华安一中,但由于身体原因未能参加高考,然而这并没有阻挡他对知识的渴望。多年来,他通过自学不断充实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经验,尤其在写作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天赋。早年他经常帮助乡亲邻里撰写协议、申请书、房契等文字材料,在实践中磨练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这种“接地气”的学习方式不仅让他掌握了扎实的文字功底,也为他后来的志愿服务和诗歌创作奠定了基础。
图为詹永福(右)正在帮助同村老人撰写建房申请书。詹永福提供
奉献中的成长与蜕变
2017年至2020年,詹永福积极主动加入了华安县仙都臻善志愿者协会,并担任群管一职。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他主要负责宣传工作,这不仅让他得到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也让他在写作领域有了更大的突破。通过撰写志愿活动报道、策划宣传文案等工作,写作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表达更加精准,文风更加成熟。同时,詹永福也将自己的小店作为服务群众的阵地,自行购买便民箱方便到店的消费者和附近的群众在有需要时使用,让他人感受到小店的温度。
志愿服务的经历让詹永福深刻体会到“奉献”的意义。他时常说道:“我做的都是一点小事,不值得提及。”在志愿服务中,他不仅收获了成长,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共同为社会贡献着微薄之力。
诗文中的坚守与抒怀
“心存善念,方得始终。群星闪烁,臻善永传。臻善平台, 大爱无疆。不忘初心,砥砺前进。”这是詹永福所作诗作《感恩》的节选,这首小诗承载着詹永福对志愿服务的体悟。
如果说志愿服务让詹永福找到了奉献的快乐,那么诗歌创作则让他在艺术的世界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在经营小店之余,他坚持将日常所做所见所感转化为文字,多年积累创作诗歌数十首。“我认为文字应该是座桥,让不同经历的人能互相看得见。”詹永福如是说。
詹永福的人生轨迹或许并不起眼,但正是这样的平凡之中蕴含着最动人的光芒。从知识积累到志愿服务,再到诗意创作,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老百姓的精神力量。(吴俊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