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钱袋子”!银行员工慧眼识破 “假酒”骗局

守好“钱袋子”!银行员工慧眼识破 “假酒”骗局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5-04-02 10: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中信银行贵阳护国支行发生暖心一幕:一位80多岁的老人在银行员工的耐心劝阻下,终于意识到自己差点陷入电信诈骗陷阱,及时终止了转账操作。这起成功的风险拦截事件,再次彰显了金融机构在反诈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当天上午10时许,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来到中信银行贵阳护国支行柜台,要求办理一笔一千多元的转账业务。经办柜员小张在例行询问转账用途时,发现老人神色紧张,对收款方信息支支吾吾,且着急办理转账业务。凭借职业敏感,小张立即提高警惕,进一步了解情况。  

原来,老人是通过微信认识了一位“酒商”,对方声称手中有一款好酒,以市场价六折优惠出售。但要求必须先付款后发货,还不断以“限量供应”“最后机会”等话术催促老人尽快转账。被低价诱惑的老人信以为真,便带着积蓄来到银行准备汇款。  

面对小张一连串的询问,老人这才意识到,自己除了微信聊天记录,对这个“酒商”一无所知。支行运营主管闻讯赶来,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拿出反诈宣传折页,用真实案例向老人揭露“先付款后发货”类诈骗的常见手法。  

经过近半小时的耐心劝说,老人家终于愿意停止办理转账业务,老人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连道谢。在银行员工的陪同下,老人前往附近派出所报案,民警对银行及时拦截诈骗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肯定。  (护国支行 张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