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信银行贵阳护国支行发生暖心一幕:一位80多岁的老人在银行员工的耐心劝阻下,终于意识到自己差点陷入电信诈骗陷阱,及时终止了转账操作。这起成功的风险拦截事件,再次彰显了金融机构在反诈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当天上午10时许,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来到中信银行贵阳护国支行柜台,要求办理一笔一千多元的转账业务。经办柜员小张在例行询问转账用途时,发现老人神色紧张,对收款方信息支支吾吾,且着急办理转账业务。凭借职业敏感,小张立即提高警惕,进一步了解情况。
原来,老人是通过微信认识了一位“酒商”,对方声称手中有一款好酒,以市场价六折优惠出售。但要求必须先付款后发货,还不断以“限量供应”“最后机会”等话术催促老人尽快转账。被低价诱惑的老人信以为真,便带着积蓄来到银行准备汇款。
面对小张一连串的询问,老人这才意识到,自己除了微信聊天记录,对这个“酒商”一无所知。支行运营主管闻讯赶来,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拿出反诈宣传折页,用真实案例向老人揭露“先付款后发货”类诈骗的常见手法。
经过近半小时的耐心劝说,老人家终于愿意停止办理转账业务,老人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连道谢。在银行员工的陪同下,老人前往附近派出所报案,民警对银行及时拦截诈骗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肯定。 (护国支行 张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