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创业逆袭!李硅的中年"转场"密码

54岁创业逆袭!李硅的中年"转场"密码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5-04-02 09: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永兴工业园,54岁的李硅已在"湘汇636"门店谱写着她的"第二人生"——这个曾被生活重担压得喘不过气的湘妹子,在知天命之年完成惊人蜕变,成为县域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

(图为李硅在整理货柜)

盒饭摊主的觉醒时刻:女儿患病触发人生转轨

(图为李硅全家福)

"那是我人生最黑暗的时光,但也是转折的开始。"2023年12月6日清晨,在氤氲着茶香的碧塘辉宏便民店里,李硅擦拭着"诚信示范商户"的铜牌,打开了话匣子。

时针回拨至2005年,时年36岁的李硅已是永兴县有名的"盒饭西施"。夫妻俩经营的"李氏快餐"日均配送量超200份,最高月入3万元——这在当时县城平均工资不足千元的背景下堪称"天文数字"。但光鲜背后是残酷代价:每天凌晨4点备餐、负重20斤爬9层楼梯、全年无休的连轴转...

"大女儿中考全县前50名,却在重点高中确诊抑郁症。"李硅的指尖微微颤抖,"医生说孩子是'情感荒漠化',我们才惊觉赚再多钱也换不回健康亲情。"这个曾创下连续工作380天纪录的"铁娘子",在女儿休学通知单前彻底崩溃。

"游击战"转型阵痛:十年创业路的三重试炼

(图为打包冰糖橙现场)

关停餐馆后,李硅开启了长达十年的"折返跑":上午在果园分拣冰糖橙,下午跑乡镇送货,傍晚赶回家辅导三个孩子功课。"那几年像陀螺,但至少能看着孩子们长大。"她轻抚着柜台上泛黄的"中国十大名橙"证书,眼中泛起柔光。

(图为李硅与包装好的冰糖橙)

永兴冰糖橙的严苛标准成就了李硅的新事业:果径必须65-75mm,糖度不低于14度,每箱需经6道质检。凭借这股韧劲,她的"硅姐鲜橙"年销量突破5万斤,却在2020年遭遇疫情重创。"社区团购冲击、物流停摆、库存积压..."李硅望着仓库堆积如山的橙箱,"40岁生日那天,我对着镜子问自己:还要继续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吗?"

命运转折点:与"湘村636"的缘分之约

(图为店铺改造前)

转机出现在2021年初春。永兴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客户经理肖嵘带着"乡村振兴终端建设方案"叩响了李硅的门。"统一VI设计、数字管理系统、专属培训体系..."这些新鲜词汇瞬间点燃了李硅的商业嗅觉。

更打动她的是实地探访:耒阳"湘村636"示范店日均客流量超500人次,非烟商品占比达38%,店主老周现场演示的"智慧零售系统"让李硅大开眼界。"扫码入库、自动盘点、热销预警...这不就是我梦寐以求的现代店铺吗?"当月,她毅然签下加盟协议。

(图为改造后的辉宏便民店)

数字化赋能:传统小店的"智慧新生"

如今走进碧塘辉宏便民店,科技感扑面而来:云POS机实时更新库存,电子价签动态调价,热成像摄像头精准捕捉消费动线。"以前月底盘存要通宵对账,现在系统自动生成35张报表。"李硅滑动着"湘汇零售"APP,屏幕上跳动着当日数据:卷烟动销率92%、饮料周转天数1.8天、毛利率环比提升3.2%。

(图为李硅使用终端机)

烟草公司打造的"三全门店"体系正在重塑县域商业生态:全商品扫码让溯源效率提升70%,聚合支付系统支持12种电子结算方式,企业微信端的"乐享学堂"已累计推送132期经营课程。最让李硅得意的是"六小福"智慧服务——通过消费数据分析,她精准锁定了工业园客群的"早咖啡+午槟榔+晚啤酒"组合套餐,单品日均销量突破200份。

从受助到助人:一个女性创业者的"二次绽放"

成为诚信互助小组组长后,李硅开启了"传帮带"模式。她的"三本秘籍"在组内传为佳话:蓝色笔记本记录烟草政策、红色本子分析消费数据、绿色本子绘制会员画像。组员张大姐感慨:"硅姐带我们搞'开口营销'培训,现在我月均非烟收入涨了2000多!"

这种蜕变在2023年迎来爆发:店铺年销售额突破180万元,较转型前增长300%;带动周边7家店铺完成数字化改造;更令人欣喜的是家庭圆满——大女儿成为县实验中学教师,二女儿斩获物理竞赛省级奖项,小儿子考入省重点高中创新班。"现在上午跳广场舞,下午研究新零售,晚上陪孩子自习,这才叫生活。"李硅的笑声清脆如铃。

乡村振兴启示录:万千"李硅"正在破茧

李硅的故事绝非个案。郴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湘村636"加盟终端已覆盖全市大部分乡镇,带动就业2300余人,户均年收入增长4.2万元。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商业生态重构——通过"终端+合作社+农户"模式,永兴冰糖橙、临武鸭等21款地标产品进入全省636体系。

"我们要打造的不是单纯便民店,而是乡村振兴的神经末梢。"永兴县烟草专卖局主要负责人侯建林指着智慧大屏上的数据流,"每个终端都是数字乡村的接口,是农产品上行的驿站,更是万千奋斗者的梦想孵化器。"

李硅再次走上给孤寡老人送货之路。寒风中,她电动车上的"湘村636"标志格外醒目。这个经历过生活淬炼的湘妹子,正在用她的方式诠释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涵——它不仅是产业升级的宏大叙事,更是每个平凡人重掌命运的方向盘。当数字化浪潮漫过山乡,无数个"李硅"正在书写属于他们的中场奇迹。(陈书秦)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