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携手投中网举办“2025 AI赋能制造”投融资研讨会,以数字科技之长托举硬科技突围

微众银行携手投中网举办“2025 AI赋能制造”投融资研讨会,以数字科技之长托举硬科技突围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5-03-31 15: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年,AI技术正在加速千行百业的产业变革,尤其是对“立国之本”中国制造业而言,如何拥抱AI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在此关键窗口期,微众银行与投中网联合主办“微启智造·众资领航——‘2025AI赋能制造’产业投融资专题研讨会”,汇聚了如壁虎汽车、中科领创、乐行天下、万物传感等智能制造领域的明星创业企业,以及越秀产业基金、深天使等头部投资机构的数十位行业精英,围绕AI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实践、行业趋势、投融资策略以及企业上市路径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微众银行着重分享了其在AI领域的实践性探索,为其服务的科创企业探索“AI+制造”提供更多思路启发,亦通过与嘉宾们的观点碰撞,助力科创企业了解更多AI资讯、用好AI技术,更好地帮助企业在不断学习中勇攀行业创新发展潮头。

发挥数字科技优势助力“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支持制造业科创企业破茧

“AI+制造”的潜力在于通过技术重构生产模式,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如何助力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金融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黏合剂和催化剂。

微众银行作为全国首家数字银行,以科技为核心发展引擎,在数字普惠金融领域已积累了丰富的特色实践及成效。微众银行科技及智能事业群科技产品专家李文介绍,微众银行依托数字化大数据风控、数字化精准触达等数字化手段,走出“成本可负担、风险可控制、商业可持续”的普惠小微模式道路。

而针对科创企业创立早期因轻资产、重研发等特性而面临的融资难题,微众银行通过引入人才、专利等特色数据,并依托数字科技优势延展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服务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开辟了一条“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新赛道。在中国科创企业最密集的深圳,每2家国高企业就有1家选择微众银行。

李文还提到,随着对AI大模型应用场景的不断挖掘,微众银行更多在提升内部运营效率方面实现诸多创新,例如运用AI技术,原本需要业务经理耗时半天完成的8000字金融市场调研同业报告,现可五分钟生成初稿,结合人工修改、复核全流程压缩至半小时以内。此外,微众银行还在问答系统、数字人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方面实现AI技术的创新应用,极大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微众银行致力于打造AI原生范式、迈入AI原生阶段,让AI成为功能的自然组成部分,更好地服务企业成长。

AI赋能制造在大胆拥抱与耐心沉淀中前行

围绕“AI+制造”的话题展开热切讨论,嘉宾们普遍认为,AI技术正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尤其是在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和增强产品创新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企业应积极拥抱AI技术,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

然而,其落地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门槛高、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问题。投资机构代表强调,尽管AI领域投资热度持续升温,但投资决策需更加谨慎。从S基金的角度来看,近期不少跟AI相关的资产包,估值已经存在情绪化的现象,创业公司需要更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注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AI+制造”只落到了垂直场景当中,处于底座的感知层尚未建立,这就使得深层次的智能化和AI赋能效果不佳,解决这一问题更需要行业合力。

在AI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浪潮中,中国正站在全球产业变革的最前沿,这亦是一场需要耐力与智慧的漫长征程。以产融协同发展催化科技与产业的融合聚变,微众银行今年将邀请更多科创企业和相关机构参观、分享,在思维碰撞中激发更多科技创新火花,并发挥数字银行优势,构建更加开放的科技金融生态圈,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共同为中国制造写下下一个黄金十年的注脚。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