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乌兰巴托”TIR卡班首发!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公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投运

“呼和浩特—乌兰巴托”TIR卡班首发!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公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投运

来源:聊城新闻网 2025-03-31 16: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3月28日,一辆载有冷链仓储设备的TIR跨境卡班通过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公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一站式”完成报关、查验等所有海关手续,从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发出,标志着“中国·呼和浩特—蒙古国·乌兰巴托”TIR国际运输线路正式开通,呼和浩特市首个公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正式运营,为首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再添新通道。

该批出境货物由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下属国有平台北兴产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发运,货值约40万元,在综合保税区实现直通式放行后,将从二连口岸出境,途经蒙古国扎门乌德,全程不换车、不换装直达蒙古国乌兰巴托,单程距离1100公里,往返周期约为3天。这是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开辟的一条全新国际跨境公路运输线路(呼和浩特——乌兰巴托),在当前中蒙贸易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综合保税区成功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的中蒙国际跨境公路运输通道。同时,借助TIR 运输系统和公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便捷高效的通关优势,大大缩减了货物在边境口岸的停留时间,有效降低时间和运输成本,提升企业贸易效率,可节约200%以上的运输时间和节省50%以上的运输费用,满足更多企业高效便捷的物流需求。

在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以及赛罕海关的大力支持下,得益于综合保税区公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的功能优势,进出境货物的所有通关手续可实现在综合保税区内一次性全部完成,在口岸直接通行,改变了过去通关过程中环节多、手续复杂、耗时长、费用高的状况,进一步提升通关贸易便利化水平,全方位实现通关速度“快起来”、物流成本“降下来”。同时也为本地及周边地区企业在开展国际多式联运、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相关业务方面赋予强有力的功能支撑,为我市打造陆港型国际物流枢纽城市提供了一个高质量发展开放平台。

下一步,综合保税区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充分发挥好公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优势,加密发运班次,拓展运输品类,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贸易便利化水平,助力公路类国际运输线路延伸拓宽,统筹推进京津冀商贸物流产业协同发展,加快推动物流枢纽优势向产业集聚发展动能转化,为首府外贸经济发展构筑新高度、积蓄新动能。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