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南大地,九嶷山麓的宁远县,春日的烟田里绿意涌动,乡村小店的货架上商品琳琅,田间地头的农户家中笑语盈盈。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活跃着一支身披“红马甲”的队伍——“636九嶷金叶红马甲”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他们以“办实事、解民忧、暖民心”为宗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从田间地头的技术帮扶,到困难烟农的精准救助;从零售终端的升级改造,到乡村振兴的全面助力,这支队伍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希望,以“志愿红”点亮了为民服务的初心。
纾困解难:田间地头的“红色守护”
(“红马甲”队员帮助烟农破膜小培土)
破膜培土,技术送到“指尖”。“薄膜破早了怕冻苗,破晚了又影响生长,多亏你们来指导!”在水市镇红旗村烟田里,烟农欧老板拉着“红马甲”队员李技术员的手连连道谢。今年春耕期间,宁远县气温波动异常,烟苗生长面临严峻考验。志愿服务队迅速行动,组建3支“技术突击队”,深入全县18个乡镇(街道)开展“破膜培土攻坚行动”。队员们卷起裤腿踏入泥泞的烟田,手把手示范“十字破膜法”:先用竹签在薄膜上戳出小孔,再用锄头将泥土培至烟株根部,既能保墒保温,又能促进根系发育。针对部分烟农文化水平低、技术掌握慢的问题,服务队还创新推出“方言教学视频”,通过微信发送给1500余户烟农,让技术指导“触手可及”。
精准帮扶,温暖送到“心坎”。 在柏家坪镇,烟农刘老板一家因妻子罹患尿毒症陷入困境。服务队通过“三色管理”台账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启动“1+3”帮扶机制:1名党员结对,提供技术指导、医疗援助、生活关怀3项服务。队员们不仅帮助刘家完成5亩烟田的破膜培土,还联系县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协调医疗补助1.2万元。春耕时节,服务队累计为27户因病致贫家庭捐赠化肥6吨、农药200公斤,并组织20名青年志愿者开展“代耕代种”服务,确保困难户不误农时。“这些‘红马甲’比亲人还亲!”刘老板妻子接过志愿者送来的降压药时,眼眶湿润。
赋能终端:方寸之间的“增收密码”
(“红马甲”队员帮助零售户调整卷烟陈列)
科学陈列,激活“小店经济”。“以前总觉得货摆满就行,现在才知道陈列有这么多门道!”在禾亭镇经营便利店多年的李老板,看着改造后焕然一新的烟柜感慨不已。针对农村零售户普遍存在的陈列杂乱、动线不合理问题,服务队抽调6名营销骨干成立“终端焕新小组”,推出“五步改造法”:一测店面尺寸、二画布局草图、三分品类专区、四设主题陈列、五训经营技巧。在太平镇零售户周老板的店里,队员们巧妙利用“色彩渐变法”,将卷烟按价位从低到高呈波浪形排列,搭配LED灯带和电子价签,使销售额环比提升35%。今年以来,服务队已完成217家店铺的个性化改造,帮助零售户平均增收2300元/月。
数字赋能,插上“智慧翅膀”。“真没想到,我这个乡下小店也能用上‘大数据’!”在九嶷山瑶族乡,零售户盘大姐的店铺接入“智慧终端系统”后,实现了库存自动预警、销售动态分析。服务队全力推广公司订货系统,为零售户提供进销存管理、消费者画像、爆款预测等功能,并举办12场“数字夜校”培训,让200余名店主掌握“云店铺”运营技能。如今,宁远县农村零售终端现代化比例从32%提升至67%。
同心共筑:乡村振兴的“红色纽带”
(“红马甲”队员入户向村民宣传法律和政策知识)
产业联动,打造“共富链条”。 服务队深知,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构建“产业共同体”。他们依托烟农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土地800亩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统一采购农资降低成本15%,并通过“保底收购+利润分红”让42户社员年均增收1.8万元。在仁和镇,队员们大力推广“烟稻轮作”模式,指导烟农利用烤烟收获后的空闲期种植优质稻,每亩增收1200元。“种烟有技术,卖稻有渠道,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旺利合作社理事长刘勇胜指着仓库里金黄的稻谷,脸上满是喜悦。
文化浸润,培育“文明乡风”。在做好物质帮扶的同时,“红马甲”们更注重精神滋养。在湾井镇,服务队利用农闲时间举办“乡村振兴大讲堂”,邀请农技专家、电商达人和非遗传承人授课,累计培训村民1600人次;在中和镇,队员们协助村委会建设“红色书屋”,捐赠图书2000册,并组织“烟农子女夏令营”,帮助留守儿童拓展视野。这些举措让乡村不仅富了“口袋”,更富了“脑袋”。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从晨光熹微时分的烟田,到暮色四合后的农户家;从数字化升级的零售终端,到书声琅琅的乡村振兴课堂,宁远烟草“636九嶷金叶红马甲”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截至目前,服务队累计开展帮扶活动380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27件,捐赠物资价值43万元。
“这件红马甲,穿上是责任,脱下是牵挂。”队员黄某智动情地说。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党员申请加入这支队伍,他们正如点点星火,汇聚成照亮乡村振兴之路的温暖光芒。在这片承载着舜德文化的热土上,“636九嶷金叶红马甲”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为民服务的初心,永远在路上。(黄应群)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