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不如眼中有光。在第六十二个学雷锋纪念月,武冈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系上“天添·向上”的红色纽带,将“一元钱、一堂课、一趟车”的微小行动织成温暖,以藏在小事里的微光架起公益连心桥。
捐“善”一元 小零钱汇成爱心长河
(图为武冈烟草员工排队参与“一元捐·万分情”活动献爱心)
“请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来。”3月5日早上8点30分,在武冈烟草一楼大厅,大家纷纷来到“爱心角”排起长队,积极响应单位每年固定开展的“一元捐·万分情”志愿活动,奉献出不止一元的心意。一个红色心型玻璃箱,一面爱心公示墙,组成了“爱心角”阵地,箱体上“天添·向上”微志愿的标语格外醒目,寓意着每天1元,点亮一年365天的微笑。近三年来,武冈烟草通过爱心角平台组织“一元捐”活动10余次,累计募集款项13000余元,款项先后用于关爱空巢老人、助学留守儿童等公益活动,有效帮扶困难群众80余人。
这场“看得见的捐赠”没有动员大会的激情号召,没有手机程序的扫码扣款,武冈烟草在大家途经最多的食堂转角处巧然布置了这个自助式红小帽公益驿站。单位主要负责人杨能玉呼吁大家:“我们特意不用手机扫码,就是想提醒大家,公益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转账,而是有温度的生活习惯。”捐赠箱旁墙壁挂着的爱心栏上,每张照片中受助孩子的笑脸是“微志愿”实现“微心愿”的最好印证,也是大家的动力所在。00后客户经理杨璇在爱心角驻足,将兜里攒了一周的零钱轻轻投入捐赠箱,并用彩色便签纸写下祝语粘贴在爱心墙上:“每一次微小的行动终将汇成爱心长河”。
童“话”梦想 “四点半”课堂播撒希望
(图为志愿队前往普岭社区同留守儿童开展“四点半”课堂游戏互动)
单位所在社区——普岭社区,是我们践行“365”工作模式的社烟融合示范点。“我的梦想是成为乒乓球高手!”在普岭社区二楼的“四点半”课堂活动室,一名留守儿童举着志愿者送来的新球拍雀跃。“一元捐”只是起点,送到家更显真意,杨能玉带领党员志愿者们前往普岭社区,将此次募捐累计的1200余元用于购置学习礼包和生活补助,为5名困难留守儿童送去春日温暖。
“黄色芒果代表快乐,紫色葡萄串是烦恼,我们用水果打败不开心!”活动室还飘着清甜果香。在“知识竞赛”“水果拼图”“情绪温度计”等游戏互动中,听力稍有障碍的7岁的轩轩,紧盯桌面上其他小朋友拼成星星状的草莓,在志愿者周雨欣的帮助下,把象征勇气的苹果片拼成了笑脸。阵阵欢声笑语中,孩子们的心扉逐渐打开,轩轩分享说:“今天和叔叔阿姨一起玩游戏、学知识,感觉特别开心,红色代表生气,蓝色代表难过,绿色代表平静,现在我能自己画彩虹了。”
“运”育生机 阡陌驶出振兴快车轮
乡村振兴要算好经济账,充分利用配送车辆的返程空载资源是武冈烟草开展志愿助农服务的新奇一招。“熊书记,明天配送车回去能捎上我家梨不?”司马冲镇田心村驻村第一书记熊红军的手机不时会收到村民的“派单请求”。田心村位置偏远,要想将村内产品运至镇上或城内销售,往返需要两个小时的车程,为解决村民困难,武冈烟草的物流配送车辆在规范完成既定任务后,时常会开启另一段特殊的志愿配送旅程。物流配送车也是乡村振兴的“顺风车”,从瓜果、鸡鸭等鲜活农产品,到绿色盆栽、小树苗,乡村产品出村进城,振兴的快车轮让销路不再拥堵。去年至今,武冈烟草通过“爱心购”“返程运”等方式,累计帮助实现扶贫消费15000余元,物流配送车辆承载着“循环往返”的巧思,在乡村振兴的土地上传带着新的希望。
当公益跳出“拍照式慰问”的窠臼,当善意化作“润物细无声”的日常,武冈烟草用“天添·向上”的微小积聚给出了答卷:一元是细水长流的温暖,一课是照亮未来的微光,一车是永不停摆的纽带,这或许就是雷锋精神一条条虽小却实的注解。三月春风有季节,传承雷锋无时限,武冈烟草用追“锋”的实际行动让公益成为看得见的微笑。(杨证翔)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