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选书画艺术馆亮相洛城 为人民而艺术精神薪火相传

林国选书画艺术馆亮相洛城 为人民而艺术精神薪火相传

来源:固原新闻网 2025-03-28 16: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备受书画界瞩目的林国选书画艺术馆揭牌仪式暨林国选书画作品展在洛阳市瀍河区大北门艺术馆举行。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林国选这位“隐匿”在河南美术史角落的大师重新焕发光彩,照亮艺术殿堂,也给即将开幕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增添了一抹文化亮色。

林国选先生是20世纪河南本土的著名书画艺术家,曾在中原地区美术界声名赫赫。然而由于林国选早年出版的专著和书画集佚失、其去世时间较早、没有赶上国内书画热潮等多重原因,曾经的一代大师林国选几乎成为河南美术史上“消失的画家”。

林国选(1905-1984)字建升,焦作温县招贤乡上苑村人,自幼爱画,一生勤勉于书画创作、研究和美术教育。林先生1928年毕业于开封东岳艺术学校,1929年于上海美专深造,曾直接受教于刘海粟、黄宾虹、吴茀之、潘天寿、郑午昌、熊松泉等书画名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在上海画坛崭露头角,多幅作品曾在《上海书画家作品选》里选登。他是河南省最早参加新中国美展的画家,他的作品《和平万岁》、《红五月》、《太行春色》等先后参加全国第一、二届美术作品展并获奖,并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绘制国画《红五月-鹊绕石榴花》。河南省文联相关领导更是称赞林国选是中原美术的开拓者和拓荒者,是中原画风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领军人物之一。

林国选先生绘画作品尤擅花鸟和山水,取法传统,借鉴出新,在广师前人基础上,能巧妙汲取扬州八怪、海派诸家及刘海粟、潘天寿等名家优长,自成面貌,画风朴厚苍劲、笔意生涩老辣,设色浓丽、布局稳健、不失机趣。他画中题材无论竹石松鹰、禽鸟河池,还是深涧险峰、田园村社,都是充满了生活情趣,体现时代新风,内涵中正之气,外显奇崛之姿,为时人瞩目。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林国选先生终身提倡“为人民而艺术”,不仅刻章自省也付诸于书画实践:纵观林国选的一生,艺德双馨可谓实至名归,他虽困顿若斯,但他一生未卖过一幅画以糊口;他授徒无数,为河南现代美术教育贡献良多,却从未收取过分文学资。林国选从精力旺盛的青年时代到成为耄耋老者,书画艺名远播。各地学子前来求教、拜师者络绎不绝。他所追求的“为人民而艺术”,正是用自己的画笔,去为人民大众创造精神食粮。林国选先生这种为人民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值得后辈永远铭记和传承。

此次书画展的策展人系在洛阳定居的80后美术史在读博士、共产党员乔秀强,出于对林国选先生书画艺术的热爱和雅好。2011年在郑州结缘林先生的一幅《松鹰图》后,乔秀强成为林国选未曾谋面的艺术“传播者”。十几年里,他利用业余时间对林先生的亲属、弟子、朋友等进行了详细访谈并将视频和录音都整理成文字,帮助林国选的家人重新梳理了林先生的生平;并将林先生留下的笔记中有关绘画心得的内容进行发掘,2023年,凝聚乔秀强多年心血的专著《为人民而艺术:林国选书画艺术研究》正式出版发行,对后续学者研究林国选书画艺术提供了一整套科学系统的理论支撑。

林国选书画艺术馆揭牌仪式暨林国选书画作品展的成功举办,不仅实现了熟悉和了解这位老艺术家生平的文艺工作者们多年的夙愿,也让林国选先生的大量艺术佳作再次面世,弥足珍贵。本次展览共展出林国选不同时期的书画精品60余幅,极具艺术性和观赏性,欢迎美术爱好者踊跃前来参观。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