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4月18日开幕 天坛奖入围影片、评委公布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4月18日开幕 天坛奖入围影片、评委公布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2025-03-28 13: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年,第十五届北影节“天坛奖”国际评奖委员会主席由中国导演、演员姜文担任,评委分别为:导演、演员陈冲,英国导演大卫·叶茨,中国演员倪妮,芬兰导演泰穆·尼基,主宾国瑞士导演、演员文森特·佩雷斯,中国香港艺术指导叶锦添。

据介绍,在参赛影片方面,本届北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共收到来自103个国家和地区的1794部长片报名,较去年1509部增长18.9%。报名的国家和地区的数量再创纪录,国外报名影片1608部,比例接近90%,类型丰富、主题多元。

本届北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最终入围15部作品,其中国外影片12部、国内影片3部,它们分别是:

土耳其影片《白天是阿波罗,晚上是雅典娜》

日本影片《从电影起航的BAUS剧场》

中国影片《好好的》

中国影片《如意饭店》

瑞士影片《弗里达的审判》

德国影片《在我父母家》

挪威影片《爱的暂停键》

肯尼亚/德国影片《纳维》

加拿大/法国影片《牧羊人》

意大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影片《贝林格:宏图大志》

阿根廷/西班牙/乌拉圭影片《音讯》

芬兰/英国/美国影片《夏日之书》

中国影片《大风杀》

比利时影片《最美小镇》

伊朗/捷克影片《涡流》

“天坛奖”国际评委会将从这15部入围影片中评选出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艺术贡献、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音乐等十个奖项,获奖结果将在闭幕式暨颁奖典礼揭晓。

故宫藻井点染“新质光影”,官方海报荟萃“美美与共”

新闻发布会现场发布了本届北影节的官方主海报。主海报以虚实结合的方式完美呈现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与文明互鉴的文化亮色,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电影艺术光影深度融合,打造出兼具视觉震撼与文化内涵的佳作。

海报主体造型是一支“万花筒”,正寓意着电影就是一支万花筒,为我们展示着异彩纷呈的大千世界。海报中,万花筒的另一端是由北影节风车logo变幻而成的七彩光圈,穿过那道光圈,一颗璀璨的启明星高悬在夜空之上。启明星是除太阳和月亮外,天空中最明亮的一颗星,电影就如同启明星一样,指引着人们去追逐心中的梦想。

主海报还有一个隐藏彩蛋,万花筒内部的造型灵感,取材于故宫万春亭的盘龙藻井。藻井是中国木构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来说,它就像建筑的天花板,只不过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将这块天花板加上了精美的雕刻、绘画和纹样,传递出中国人仰望苍穹时的壮丽想象。而电影就如同一方藻井一样,通过电影人的匠心营造,为我们讲述着一个个构思精巧、内涵丰富、情感细腻的故事。

主海报图案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于一体,以其精妙汇聚了天地之灵气,而北京国际电影节以光影为媒介,汇聚全球多元文化,二者相得益彰。它寓意着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借由电影这一光影艺术,如同通过仰望天空中的藻井的视角,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搭建起文明互鉴的桥梁。同时,中国正在通过电影机的摄影镜头展现出迎接未来、对话全球、开放包容的大国姿态。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