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与全球CEO创新中心2025开年论坛圆满举办,解锁经济发展“引擎”

新金融与全球CEO创新中心2025开年论坛圆满举办,解锁经济发展“引擎”

来源:固原新闻网 2025-03-27 17: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阔步两会春风,共赴产融新程,2025年3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新金融与全球CEO创新中心2025年度开年论坛于上海黄浦江畔扬帆起航。论坛以“财政税收+货币政策+金融支持,解锁经济发展‘新引擎’”为主题,由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院长助理张宁主持,汇聚政府智库专家、企业家代表、金融机构高管共计百余位,在春潮拍岸的改革热土,热议金融与教育如何服务实体经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共探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破局之道。

一路向新,产教融合共筑新引擎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教育是创新驱动的基础,两者深度融合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聚焦两会,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李昕荣在论坛致辞中指出,上海交通大学正以“大海洋、大健康、大信息、大零号湾”四大专项行动为轴,布局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前沿赛道。作为服务社会的窗口,上海交大终身教育学院正在积极构建“培训+智库+生态”的创新模式,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探索从“知识传递”到“决策支撑”的价值升级,通过“咨政建言”、“产融课题研究”,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区域发展动能;持续创新“银校企”产融实践,组织科创企业家校友走进建行,打造“产”“融”零距离交流平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聚势赋能,三方共筑新金融生态下的产业人才新引擎。”李昕荣书记结合上海交通大学“AI+”战略规划与创新实践,提出“高校的智慧引擎、企业的产业场景、金融的活水滴灌深度融合,三方共建人才生态,是响应国家战略的必然路径”,描绘出产业、教育与金融三方携手共进的新蓝图。

建行上海市分行党委委员黄勇指出,深化银校合作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与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举措,建行上海市分行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探索“金融赋能教育,教育反哺金融”的创新范式,持续深化双方的战略合作,打造银校合作新标杆,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做好金融支持。

财政货币政策新沃土

前瞻解读财政货币政策,锚定经济复苏新航向。来自财政部、央行两位核心智库专家,分别以《财税视角的两会精神学习》、《从多个维度看2025年宏观经济与政策趋向》为题,解析财政、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发力点。

三生万物,催生民营经济新活力

“教育是基石,人才是主体,科技是动力,产业是舞台。”《金融支持“教育、人才、科技、产业”一体化发展路径探讨》主题交流环节,由建行上海市分行科技产业金融部总经理董宣忠主持。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与民营经济转型阵痛,建行上海闵行支行行长刘瀛以“教育的力量-人才的力量-科技的力量-产业的力量”为脉络,分享了服务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实践案例,展示了金融如何助力企业发展,特别是在低空经济、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破局样本。建信信托财富管理业务部长三角区域中心负责人侯杰围绕“风险”,就民营企业家关心的三个问题,分享“家企隔离+股权信托”构建风险防火墙的实践案例。

“对于境外科创公司的金融支持,建行有什么建议?”“对于现金流比较好的企业的投资,银行有什么建议?现阶段可否继续加杠杆?如何加?并购重组方面有没有案例介绍?”……针对企业家学员们的踊跃提问,建行上海市分行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林瑜琳等分享了并购与股权融资双轮驱动,通过产业基金支持科技企业的实践案例,以及如何创新跨境金融工具,助力民企全球化布局。

向新而行,政策红利落地需产学研融协同。随着“AI+金融”“绿色产融”“跨境资管”等新赛道加速铺就,一场以制度创新牵引技术革命、以生态共建赋能实体经济的变革浪潮已然到来。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政策“工具箱”的精准投放与结构优化,成为稳增长、育新机的关键密钥。

伴随2025首期产融论坛的圆满举办,我们将持续共建“产业、教育、金融”韧性生态,让金融活水精准灌溉科创森林,以教育之光点亮产业未来,共拓活力增长新空间。

图文供稿:朱虹

上海交大终身教育学院新金融与全球CEO创新中心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