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子河区“三举措”破解“小马拉大车”困境 助力基层“轻车壮马”高效运转

城子河区“三举措”破解“小马拉大车”困境 助力基层“轻车壮马”高效运转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5-03-27 15: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基层工作常面临 “小马拉大车”的难题,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要应对繁杂且艰巨的各项任务,犹如小马拉着重载之车,行进艰难。城子河区强化部门联动,以减负赋能为目标,持续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推动基层实现“轻车壮马”效果,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能增效。

一、夯基础、添活力,不断增强“小马”拉车能力

聚焦基层在人员力量、能力素质、经费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着力将政策资源向基层倾斜,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一是注入强健力量。优先配备乡、街道领导干部,目前乡、街道的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均配齐,大大增强了基层干部力量。组织开展乡(街道)、违规借调人员专项清理行动,共清退乡、街道借调人员33人,人员力量得到充实。二是注入专业人才。2024年邀请市、区两家相关领域专家,为全区社区工作者、乡街道网格员开展分层分类培训9次、610余人次,目前全区持有资格证书的社区工作者29人,推动社区治理迈入专业化发展道路。三是注入动力源泉。全额拨付服务群众专项经费90万元,运用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举办文艺会演、文体竞赛等各类活动262次。优化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拨付45万元改造升级党群服务中心5个,设立老年食堂等特色服务场所11处。

二、明职责、抓清理,着力减轻“马车”负载重量

聚焦基层治理过程中“职责不清、牌子滥挂、证明乱开”的现象,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切实为基层减负。一是明晰职责事项。制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自治43项、依法协助政府39项、减负工作7项“三项清单”,规范各类清单目录1750条,建立事项准入制度,让基层知道该干什么活、能办什么事、应担什么责。二是规范机构牌子。对全区9个社区、13个村开展逐一调研,将现有机构牌子列出清单,联合相关部门进行研究,该清理的清理、该规范的规范,2024年共清理村和社区外部牌子52个,清理整合内部牌子及工作制度172个。三是整治证明乱象。针对相关部门在办理群众业务时还在随意让村(社区)开具证明问题,区委社会工作部利用区微信公众号推出村(社区)出具证明事项线索“二维码”,对相关部门进行督办,2024年共纠正9项不应出具证明事项问题。

三、优流程、强服务,持续提升 “马车” 行驶效能

聚焦社区环境整治、居民矛盾调解、特殊群体关怀等多样性需求,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发展,努力构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一是提升治理“速度”。区委政法委全力推进“一中心”统筹“多中心”融合创新,矛盾纠纷调处化解闭环“六联机制”工作法被市网格指挥中心在全市推广,网格事项转办流程在全省观摩会鸡西现场会展演中展示,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期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86件次。二是提升治理“精度”。

加强基层依法治理,区司法局创新建立《司法协理员进网格试点工作机制》,配合承接网格事项,长青司法所成功申报“省级标准化司法所”。推动小区从“无人管”到“精细管”的转变,全区39个小区均已实现专业化物业管理,获评市级“美好家园”小区1个,正在参与省级评选。三是提升治理“温度”。区民政局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创新建立“民政主导+社会协同”的合作网络,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承接养老服务、儿童关爱等项目,养老服务覆盖面扩大15%,儿童关爱项目帮扶人数增长94人。区人社局加强公益性岗位管理,2024年解决了24名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

街道党工委书记表示:现在的街道人员力量充足,年轻干部比例逐年增加,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正与日俱增,基层真正有时间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居民群众身上了,基层治理质效明显提升。(鸡西市城子河区委组织部、社会工作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