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老烟农的赤诚答卷——宗友发

老党员、老烟农的赤诚答卷——宗友发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5-03-27 14: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暴雨倾盆的午后,安徽皖南烟区陶辛镇新塘村烟田里,一道佝偻身影正挥动铁锹疏通沟渠。汗水和雨水交织在他面庞上,却掩不住那双眼睛里的专注。"田块都检查完了?"电话里传来服务队长鲁信传的询问。"放心,早都拾掇妥当了!"老宗抹了把脸,声音里带着泥土的厚重感。这个被乡亲们唤作"老宗"的村副书记,正用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在皖南的烟叶烟田间书写着共产党员的赤诚答卷。

破局者的胆识

2008年初春,当镇里推广烟叶种植的政策如新芽初发时,村民们望着手中的水稻田犹豫不决。老宗却把自家八亩水田翻作烟垄,在村民大会上拍着胸脯:“这新芽要长成大树,总得有人先浇第一瓢水!”如今站在村口远眺,五百余亩烟田翻涌如浪,那些曾犹豫的烟农们已建起小楼,村集体账目上年年增长的税收数字,都在印证着当年那个决绝背影的远见。

实干家的担当

2023年盛夏,老宗所在的新塘村拟建十座现代化烤房,用于解决烟农们烤房紧张的情况,但在计划设计时就遭遇资金瓶颈,为了能让新烤房建造工程顺利进行,老宗不仅以村干部的责任多方奔走协调,还四处求人,为新烤房筹集资金。当烤房飘出第一缕烟香时,他蹲在墙角啃着冷馒头,黝黑的脸庞绽开着笑纹——这新增的二百亩烤后烟,意味着村里又能多解决二十个留守劳动力的生计。

耕耘者的智慧

2025年早春,当其他烟农还在等待烟株自然现蕾时,老宗已佝偻着腰拿起铁锹搞灌溉。他总说"土地不哄人",正是因为每个生产环节技术落实到位,老宗八十亩烟田的投入产出比年年刷新纪录:每亩肥料节省15%,用工减少20%,烟叶质量稳步提升。那些跟着他学技术的烟农发现,这个老党员裤脚永远沾着泥星,笔记本上却工整记录着生产技术的点点滴滴,活脱脱把烟田种成了实验室。

传承者的情怀

"说千万次不如做一次",这句话被老宗刻在村委会砖墙上。每当新烟农来请教,他总把现场教学设在田间亲自示范。暴雨天别人往家跑,他往烟田奔;艳阳天别人歇晌午,他蹲烟田观察叶脉走向。这份执着感染着全村其他的烟农。

这个把半辈子献给土地的老党员,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就该像这烟叶般深深扎根在群众需要的土壤里。(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   夏庆元 )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