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方大部分地区2024-2025年供暖季正式结束,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源公司”)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本采暖季在京、津、冀、陕西、山东、山西、辽宁等7个省(直辖市)54个县市供暖面积超1亿平方米,共替代标准煤150万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400万吨,植树880万棵,以地热“绿能”助力国家“双碳”战略。
科技创新:从“智能调控”到“智慧感知”
在雄安新区地热调控指挥中心,巨幅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千里外供热站的温度、压力、能耗等数据。绿源公司生产技术部经理杨卫介绍:“公司高度重视打造地热产业新质生产力,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搭建了地热智能调控系统,可以全面监控供热站实时数据,还能根据天气实时预测室外环境温度,生成贴合当日实际情况的供暖参数曲线。就像一个智能管家,温度增了还是减了,一目了然,给基层生产单位调控决策提供技术指导,让地热供暖变得‘知冷知热’。”
多场景应用:从单一供暖到“地热+”生态
绿源公司积极探索多元化用能模式:在陕西咸阳建成国内首个“热电氦”三联产项目,实现发电、供热、氦气提取协同发展;在天津东丽打造“地热+垃圾发电余热”耦合系统,覆盖500万平方米供暖需求;河北霸州、山西太原等地则创新“地热+污水源”技术,将城市废水变身为清洁热源。值得一提的是,西安热电地热替代燃气项目采用“群采群灌”技术,建成国内单站规模最大(232万平方米)的地热供热系统,年减碳达19万吨。
服务升级:“管家式”运维守护万家温暖
“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好”,绿源公司客服中心墙上的锦旗印证着服务温度。本采暖季,公司通过“三平台三级服务体系”(供热缴费平台、客户服务平台、400咨询平台)实现“总部-区域公司-基层站”三级联动,创新推出“一码缴费”“智能导航”功能,让供暖服务“零距离”。
战略引领:从“雄县模式”到国际标准
绿源公司以雄安新区雄县为起点,在雄县建成我国首个“无烟城”并获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全球推广。其主导编制的《中国地热供暖推荐做法》在2023年世界地热大会发布,成为全球首个地热国际标准,输出地热开发“中国方案”。公司累计获得地热专利300余项,创建全球首个地热供暖CDM方法学。
“地热人用绿色能源温暖千家万户,这就是我们的初心。”正如一线工程师在值班日志中的感言,绿源公司正以技术革新与民生服务为双翼,持续书写能源转型的“绿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