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法治宣传真正走进群众生活,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如何让烟草专卖法规从“纸面条文”变为商户和消费者的“行动指南”?
今年以来,郑州市烟草专卖局西城区直属分局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为契机,聚焦真假烟识别、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核心问题,探索出一条“入户讲法、云端送法、以案说法”的普法新路径。通过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创新宣传载体、深挖典型案例,将法律知识嵌入生活场景,既为零售商户划清经营“红线”,也为消费者筑牢维权“屏障”,更以“零距离”的互动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入户讲法:法治“礼包”送上门,群众疑惑当面解
“李老板,“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等警示语标识需要粘贴在明显位置,不要遮挡和随意挪动啊。”西城分局第二市场稽查队张亚说道。
针对未成年人保护这一重点,西城分局联合市场监管局成立“护苗普法专班”,对中小学周边200米内的商户开展“地毯式”入户宣传。普法员不仅发放《规范经营宣传指南》、《未成年人保护法合规指引》等定制手册,还定制宣传布袋和扇子,为周边商户讲解违法违规成本,同时广泛宣传12313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广大群众对向未成年人售烟违法行为进行监督举报,有效延伸监督触角,形成人人都是“监管员”的良好局面。
云端送法:指尖课堂“不打烊”,法律知识随时学
“叮!您有一条未读普法视频。”
近日,商户刘女士的手机收到一条“法治微课堂”推送,内容是“烟草法律法规一点通”。她点开视频,短短3分钟便掌握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这种形式方便又实用,我们开店也能随时学!”
依托微信群,打造“指尖普法”矩阵,推送《法律快问快答》《以案释法》等系列短视频,降低理解门槛、讲清经营“红线”。同时,开设线上直播答疑,邀请律师实时互动,在线进行答疑解惑。商户纷纷点赞:“刷手机也能学法,接地气!”
以案说法:身边故事当教材,法治观念入人心
“多亏了普法讲座,我才没掉进‘诈骗短信’的坑!”赵女士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在一次入户宣传中,市场监管员结合近期“诈骗短信”典型案例,剖析了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
西城分局用“小案例”讲透“大道理”,组织“法治故事会”进社区、进校园、进店铺。通过还原网络诈骗、卷烟调包等真实案例,让群众在互动中掌握维权技巧。一名便利店老板参与后表示:“以后得多留个心眼了!”
根植于民心的法治,方能历久弥坚。郑州市烟草专卖局西城区直属分局将始终以“民之所盼”为行动坐标,紧盯普法难点与民生痛点,在守正与创新中双向发力:一方面深化普法精准度,通过场景化普法、互动式答疑,让法律条文转化为群众“看得懂、用得上”的生活指南;另一方面拓展服务维度,以“法治服务站”“流动普法课堂”等载体延伸触角,推动普法与解难同步、监管与服务并行。以法治“力度”提升民生“温度”,用责任担当诠释“法治烟草”的深层内核,全力绘就规范有序、群众满意的新图景。(西城分局(分公司)刘如珊)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