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湖南省岳阳县毛田镇南冲村的千亩艾叶种植基地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穿梭在翠绿的艾田间,熟练地采收着嫩叶,空气中弥漫着艾草特有的清香。放眼望去,新铺的柏油路蜿蜒向前,整齐的太阳能路灯点缀其间,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在岳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结对帮扶下,南冲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到"示范村"的华丽转身。2024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86万元,村民人均增收500元,先后获得"岳阳市文明村""岳阳县十佳和美乡村"等18项荣誉称号。
产业兴旺:从"靠天吃饭"到"多元发展"
(1500亩艾叶种植园进行采收)
"以前种地就是看天吃饭,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正在艾叶基地劳作的村民王建国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现在把土地流转出去有租金,在基地干活有工资,年底还有分红,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还多。"
南冲村的产业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岳阳县局(分公司)驻村第一书记罗育华回忆道:"刚来时,村里主要种植水稻等传统作物,经济效益低,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经过深入调研,工作队决定从土地流转入手,盘活闲置资源。
2023年初,村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经过反复讨论,最终采取了“土地集中流转+村经济联合社”模式,先后引进了黄桃、金盆柚等特色水果种植,建设了100亩高标准油茶林,推介优质稻种植园1500亩,特别是1500亩艾叶种植基地的建成,让这个偏远山村找到了产业发展的"金钥匙"。
在岳阳县局(分公司)驻村工作队推动下,与县里的艾叶加工厂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不仅解决了销路问题,还为八斗异地安置点解决了80多人就业,让搬迁地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生态宜居:从"一处美"到"处处美"
(岳阳县局主要负责人和镇、村两级领导干部实地考查八斗安置点小区,对最终施工方案进行确定)
沿着新修的马路走进南冲村,清澈的池塘倒映着蓝天白云,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新划的停车整齐划一。曾经"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景象一去不复返。这个变化,要从八斗安置小区的道路改造说起。
"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现在出门再也不用担心摔跤了。"八斗安置小区的李大爷指着崭新的沥青路面说。2023年,岳阳县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主动作为,通过线上征求意见、上门走访沟通、多部门协调联动等方式积极找寻解决之道,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争取资金20余万元,完成3500平方米道路"白改黑"工程,让214户居民告别了出行难题。
"我们不仅要让村子变美,更要让这种美可持续。"驻村工作队员小黄说。为此,村里建立了长效管护机制,制定了村规民约,每月开展"最美庭院"评比,村民环保意识显著提升。
以点带面,由线及片。在湖南省岳阳县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带动下,开展“厕所革命”, 新建厕所104户,改造旱厕7户;募集爱心资金15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150余盏;争取县级财政专项资金20万元,为村民安装一体化自来水,解决3651人安全用水问题;筹集资金100余万元,为全村修建灌溉水渠1860米、机耕道硬化450米,“美丽屋场”已初具规模,特色十足。从一条路的蜕变到一个村的焕新,南冲村正书写着生态宜居的新篇章。
党建引领:从“最后一公里”到“最美零距离”
(岳阳县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常态化走访群众)
"他翻开厚厚的民情日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家每户的情况和需求。这样的笔记本,每个队员都有一本。
驻村工作队创新“四多四好” 工作方法,打造“四方会诊、三级化解”工作机制,全村951户划分为4片、36组、156邻,由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党员代表、村民组长共同研判解决难题,一般问题由邻长现场处理,较难问题由村民小组长协调,复杂问题则提交片区长和村两委研究。目前,156名邻长联系服务951户村民共5600余次,收集问题建议123条,解决问题56件,调解纠纷42件。实现了"小事不出邻、大事不出村"。真正把"最后一公里"变成了"最美零距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红色动能"。
下一步,岳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以更有力的举措、更扎实的作风,持续加大帮扶力度。重点在产业升级、人才培养、乡村治理等方面下功夫,发挥帮扶单位优势,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南冲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实。
岳阳县烟草专卖局--方茹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